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09中国经济近现代化的历程(刘占军).docVIP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09中国经济近现代化的历程(刘占军).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08高考(历史)复习教案:专题09中国经济近现代化的历程(刘占军)

专题九 中国经济近现代化的历程 【知识梳理】 经济的近现代化,就是从封建自然经济走向工业化。在生产力上,从手工生产向机器大生产过渡;在生产关系上,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 1.中国经济近现代化的基本历程 (1)起步阶段——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19世纪60—90年代) 表现: ①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先后兴办了一批军事和民用工业,引进了一批西方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标志着中国工业化的起步。 ②19世纪60、70年代,由于外商企业和洋务运动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查实前成为工业近代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特点:①担负近代化任务的主角是地主阶级洋务派; ②中国经济近代化是在民族危机下的一种反应,不是主动和自愿的; ③以军事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化有所发展,并经历了从重工业到轻工业,从军事到民用,由国营到民营的发展过程; ④开始由经济领域逐渐向科技文化和人才教育领域渗透。 (2)初步发展阶段——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 表现: ①19世纪末,中国出现了一个兴办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②辛亥革命后和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的春天。 特点:①担负近代化的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 ②经济近代化推动了政治、文化的近代化; 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征是轻工业发展比较迅速。 (3)近代化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 表现: ①国民政府建立以后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农业、交通运输业。193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27年增加80%,其中轻工业发展较快,交通运输业有相当进展,重工业和农业也有所发展。 ②民族工业有显著发展,中国人民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③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厂矿被日军吞并,国统区企业受官僚资本企业积压而萎缩。抗战胜利以后,由于官僚资本的经济垄断和美国商品的倾销以及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特点:①担负工业化主导地位的是官僚资产阶级,官僚资本迅速膨胀,逐步建立起官僚资本对国民经济的控制。 ②由于战争、日本的掠夺和官僚资本的挤压,民族资本主义衰败。 (4)工业化发展新阶段——社会主义工业化(新中国成立以来) 表现: ①“一五”计划的完成开始改变我国工业的落后面貌,能够制造汽车、飞机,钢铁工业有了很大发展,为现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②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建设虽然遭受很大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就,石油工业发展迅速,建立了大庆、胜利、大港等大型油田和武钢、包钢等大型钢铁基地,建成第二汽车制造厂。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工业现代化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许多工业产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许多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到达世界先进水平,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特点:①担负现代化领导地位的是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之路,其间有过挫折,改革开放以来取得重大成就。 ②由学习苏联模式,到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 中国社会各阶层对经济近现代化的探索 (1)地主阶级 ①地主阶级抵抗派在鸦片战争后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但由于实践有限,没有产生实际的效果。 ②地主阶级洋务派在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先后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这是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开端,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并在客观上对外国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③20世纪初清政府推行的“新政”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但因主观上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最终遭到失败。 (2)农民阶级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的迫切愿望。 (3)资产阶级 资产阶级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为中国实现革命的转变奠定的经济和阶级基础。 (4)无产阶级 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走了一条从新民主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先后实行土地革命和土地改革,并在根据地建设了一批工业企业,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中国得以出现和发展。 新中国在独立建国、政权巩固和经济恢复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有农村为主的农业社会转变到城市为主的工业社会,全面实现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先后进行了社会工业化建设和改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被迫停顿。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重新起步,先后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扩展到工业领域。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