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红色徂徕之徂徕山的旗帜(洪涛)教案分析.doc

12红色徂徕之徂徕山的旗帜(洪涛)教案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徂徕山的旗帜 ---革命烈士洪涛 巍峨的泰山脚下,庄严肃穆的泰安烈士陵园里,有12座泰山花岗石砌成的烈士陵墓座落在墓群的北首,其中为首的那座大墓,安葬着抗日战争中英逝的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四支队司令员洪涛烈士。每当清明时节,成千上万的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到陵园扫墓时,人们总要在他的墓前肃立、默哀,一次次一遍遍地讲述他英雄的革命事迹。 洪涛,原名洪裕良。是参加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军于部,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山东著名的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泰安人民爱戴的司令员。 1912年4月,洪涛出生在江西省横峰县青板桥乡排楼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父兄靠给地主种田、扛长工养活全家,生活极其困苦。年幼的洪涛,因家里无力供他上学,不到10岁就上山砍柴,下地于活,14岁就给地主放牛;饱受饥寒和人间之苦。地主不劳而获并享荣华富贵,穷人整年劳动还是挨饿受冻,这种社会现实使幼小的洪涛十分憎恨黑暗的旧世界。 1926年初黄道、吴先民等中共党员在横峰县开展农民运动,吴先民在青板桥组织起了“农民协会”,号召贫苦农民“打倒土豪劣绅”,“泥脚翻身做主人”,点燃起农民革命的烈火,使洪涛非常振奋。特别是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开展的“废债抗税”、“分田分地”的斗争,更使洪涛打心眼里赞成。他再也不愿当牛做马,任人奴役了。1927年2月,年仅15岁的洪涛毅然参加了革命的行列。吴先民见洪涛年纪尚小,又聪明机灵,就把他留在身边当通讯员,做送信、警卫等工作。洪涛干起了为农民兄弟谋解放的事儿,浑身是劲,总是十分出色地完成任务。 1928年初,中共党员方志敏、邵式平、黄道、吴先民等,在农民运动的基础上,发动领导了赣东北戈(阳)横(峰)农民暴动。他们制定了斗争纲领,建立了农民武装,打击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斗争搞得热火朝天。年轻的洪涛跟随吴先民东奔西走,并当上司号员。他积极做好领导交给的每项工作,在斗争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思想觉悟有了很大提高,1929年2月,洪涛成为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1929年秋,信江特委根据方志敏意见,在戈阳吴家敦建立了信江军政学校,以培养红军基层干部。在第一期开学时吴先民就送洪涛到军政学校学习。洪涛虽然没读过书,但聪明好学、又很刻苦,成绩很出色。结业后下连队锻炼了三个月。第二学期开学后,他被安排当了学员分队长,结业后被分配到方志敏领导的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任排长。独立团为保卫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多次反击白军的“围攻”,作战频繁。洪涛在战斗中冲锋在前,非常勇敢,不久便升任为连长。独立团也扩编为江西红军独立师。193年7月,独立师根据中央指示扩编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洪涛先后任红十军四旅十团一营营长,十团副团长。在方志敏领导下。为建设、保卫赣东北根据地英勇斗争,做出了贡献。 1933年1月,坚持“左”倾错误路线的临时中央,下令红十军调离赣闽浙革命根据地,南下并入中央红军。洪涛随红十军到达中央革命根据地,被派到瑞金中央红军学校(不久改为“红大”)学习,毕业后任红七军团十九师第五十六团团长。红七军团是由红十军和红三军团的红五师组成的。在军团长寻淮洲、政委肖劲 光指挥下,参加了艰难的第五次反“围剿”战斗。洪涛率团经常 出击闽西建宁、沙县、三明、永安、梅越等地。他跟随军团首长,力所能及地排除“左”倾领导人的错误指挥,打了很多胜仗。在梅越战斗中,洪涛第一次受伤,被子弹打中腰部,在安远石红军医院养伤4个月。 1934年10月,洪涛伤愈出院,被分配到罗炳辉任军团长的红九军团,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途中,红九军团担负了掩护红一方面军主力北上的艰巨任务.长时间单独行军,打了许多恶仗、险仗。洪涛每战必身先士卒,带头冲锋,先后三次负伤。最后一次负伤,子弹穿进肺部,弹头残存体内无法取出,使洪涛年轻的身体受到很大损害。1935年7月.红九军团和中央红军主力翻越了终年积雪的夹金山,到达川西的懋功和两河口地区。在这里,党中央的红一方面军进行了整编,红九军团编为第三十二军,洪涛任该军第七团团长。 1936年10月,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革命根据地,后洪涛被派到延安“抗大”高干科学习。这时的洪涛,虽年仅24岁,但已是我军身经百战的指挥员,经过“红大”、“抗大”的学习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锻炼,思想理论水平和军事指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成为党的一名成熟而出色的领导干部。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全国人民奋起抗战。中共山东省委根据党中央和北方局的指示,决定以本省几百名党员为骨干,广泛发动群众,分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并部署了开展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但搞武装起义,最缺乏的是会带兵打仗的军事于部,省委便向中共中央北方局和中央请求派一批红军干部和抗大学员来山东领导抗日武装起义。10月,洪涛等一批红军干部从延安被派往山东。 洪涛等长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