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罗胖的语音2013.2-8讲义.docx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2】 #黄昏# 不知道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个世界几乎所有的价值观,都在飞速的被颠覆掉。 就像前两天,在一次我和父母一起吃饭的餐桌上,我就问他们,我说:“我长这么大,40多了,我几乎从来没听你们夸过我。不管我有什么好事,只要我回来兴冲冲地跟你们报告,你们都会说,你又在吹牛,或者说,不要膨胀啊,不要骄傲啊。这是为什么呢?” 他们说,我们不是为了不让你太高兴吗。我说:“我高兴有什么不好啊,为什么非得让我不高兴呢?” 他们说,为了不要让你太膨胀嘛!我说:“膨胀有什么不对呢?他们说,为了不让你吃亏啊!” 我说:“我一个自由职业者,上没有领导,旁边没有同事,我能吃什么亏啊?我不就是在家里得意一下吗!” 他们说,谦虚总是一种美德啊。 这就让我警醒到:这个世界,很多传统的价值观、方法论、小伎俩都在颠覆中,包括“谦虚”这样的公认美德。 #完美# 昨天上午犯了一个错误,我把我一段没有录完的音一随手就发出去了,我当时以为问题挺严重,心里还挺紧张的。但是没想到大家在后台不仅安慰我,还有人会说:“原来你还真的不是提前录好的哦!还真的会犯错误哦!挺好!” 有人会说:“犯错误挺好,因为显得有人味。” 所以昨天后来我跟一个高传统媒体的朋友说:“你们传统媒体真没得混了,因为你们犯错误是要写检查,挨批评的,而我犯错误是要被安慰,然后被表扬的,你说你们再不死还有天理吗。” 其实,我昨天想表达的和今天想说的道理都是一样,就是传统社会形成的很多伦理、价值观、道理规则都在被颠覆之中。 #窝囊# 这两天很多人都在讨论李双江和他孩子的事,很多人都试图找出一个原因。有的人归咎于劳教制度,有的人归咎于权贵家庭,有的人归咎于中国教育,还有人直接说上梁不正下梁歪,直接就怪罪李双江本人。 我想这些讨论虽然都有意义,但是他们都忘了一个起码的原则,那就是在生物界,每一个个体都是独立的,自我负责的。他们之间可能有遗传关系,前后关系,但是绝对不存在物理世界里面的那种因果关系。 一对优秀的父母,可以生出一个绑缚刑场的孩子;一堆窝囊的夫妻可以养育出???堆功成名就的孩子,这很奇怪吗? 回复“窝囊”两个字,给你看一篇关于一个窝囊皇帝建设一个伟大帝国的故事,然后给你看我的反驳。 #游戏# 昨天我到一家牙科诊所补牙,去早了,前面是一对小夫妻正在就诊。那个女孩躺在手术台上嗷嗷直叫,也许是因为疼或者因为害怕。 她老公站在旁边,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拼命在那喊:“不疼不疼,疼什么啊,不疼!” 那个女孩嗷嗷冲他吼:“你倒是没试试!” 确实,这男的嘴太笨了,他可以说:“宝贝,老公在这里!”等等,总而言之,你不能说不疼,你怎么能替别人决定不疼呢? 这就是中国人的情感模式,总是想把自己的感受强加给别人,虽然是顶着爱的名义,是在为你好的目的下。 #教育# ?昨天推荐给大家一篇关于教育的文章,很多朋友说我又没孩子,跟我没关系,我就不看了。 ??我想,你这么想本身就是对教育的一个无解,因为教育不再是一代人塑造另外一代人生命的过程,而是一代人通过下一代的生命,感知未来的过程。 ??我之所以痛下决心推荐那篇文章,正是因为我觉得它其实不是讲的什么教育,而是用一种更委婉的方式,告诉我们未来是什么样的。 ??我一直坚信什么是孩子:孩子就是在我们死了之后还要活很久的人,他们必须要承担我们没有必要再去承担的那些残酷的变化。 ??所以良好的教育就是:和孩子们一起去体察什么是未来,然后帮助他们适应,而不是把我们知道的过去强加给他们。 ?#灾民# ? 承蒙很多年轻朋友看得起,经常问我一些问题,比如说文科生考研靠不靠谱,什么什么样的行当未来有没有前途。 ??我知道这些年轻人都希望在人生选择的关头,做出一些绝对正确、理性、客观的判断。 ??其实恕我直言,根本不存在这样的外在的客观标准,如果不从兴趣出发,所有的人生选择都一定是错的。 ??但是我最深刻的感受还不是这个,而是我恍惚之间被问到这些问题的时候,都像是行进在一个灾民的队伍当中,被人打听,是到陕西逃荒好呢,还是下湖北有活路。 ??这么多年轻人生活在一个如此丰裕的时代,怎么会有灾民的思维,用讨活路的心态来选择自己的人生呢? 【2013.3】 #本身# 昨天我说,人生选择的关头,最重要的就是回到兴趣本身,而不是向外去寻找其他客观标准。于是就有朋友问,那我怎么才能找到兴趣呢? 其实由此一问就很悲催也很无厘头,因为兴趣是人心生来倶足的东西,是人之所以成为人的组成部分,怎么还要去寻找呢? 如果非要找的话,那就向内找,剥离掉一切与事情本身无关的东西,回到事情本身。什么目的啊,意义啊,为什么啊,划算不划算啊,有没有用啊,这都和兴趣无关,和事情本身无关。 其实回到事情本身,就事论事是一种能力,没有这种能 力,别说找兴趣,连谈一次正常的恋爱者不可能。 #宽恕# 曾经看过一篇情感专栏,一位女士在列数了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