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州大学2011届高考数学考前指导卷1
苏州大学2011届高考数学考前指导卷(1)
一、填空题:
1.已知是虚数单位,复数z ( ,则 | z | ( .的渐近线方程为 .
4.不等式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 2,a2 +a3 ( 13,则a4 +a5 +a6 ( ____.
8.函数 的值域为___________.
9.在锐角△ABC中,A = t ( 1,B = t ( 1,则t的取值范围是 .
10.如图,在透明塑料制成的长方体( A1B1C1D1容器内灌进一些水,将容器底面一边BC固定于地面上,再将容器倾斜,随着倾斜度的不同,有下列个说法:①水的始终呈棱柱状;②水面四边形EFGH的面积不改变;③当时,( BF是定值其中正确说法是
11.已知O为△ABC的外心,AB = AC = 2,若
,且x + 2y = 1,则△ABC的面积等于 .
12.已知圆C:x2 ( y2 ( 1,点P(x0,y0)在直线x ( y ( 2 ( 0上,O为坐标原点,若圆C上存在点Q,使∠OPQ ( 30(,则x0的取值范围是 .
13.已知( 0,b ( 0,且,其中表示数中较小的数,则h的最大值 .
14.已知函数与在上有定义,且对任意的实数有,,则(________.
二、解答题
15.在△ABC中,C ( A (,.()求的值;
()设,求△ABC的面积.16.如图,在三棱锥P ( ABC中,PC⊥平面ABC,△ABC为正三角形,D,E,F分别是BC,PB,CA的中点.
(1)证明平面PBF⊥平面PAC;
(2)判断AE是否平行平面PFD?并说明理由;
(3)若PC = AB = 2,求三棱锥P ( DEF的体积.
17.已知矩形纸片ABCD中,AB = 6,AD = 12,将矩形纸片的右下角沿线段MN折起,使该角的顶点B落在矩形的边AD上,记该点为E,且折痕MN的两端点M、N分别位于边AB、BC上,设∠MNB = (,MN = l,△EMN的面积为S.
(1)将l表示成( 的函数,并确定( 的取值范围;
(2)问当(为何值时,△EMN的面积S取得最小值?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18.已知椭圆G:过点A(0,5),
B((8,(3),C,D在椭圆G上,直线CD过坐标原点O,且在线段AB的右下侧.求:
(1)椭圆C的方程;
(2)四边形ABCD的面积的最大值.
19.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
数列的前n项和为Tn,满足a1 (1,,其中为常数.
(1)求p的值及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① 问是否存在正整数n,m,k(n ( m ( k),使得an,am,ak成等差数列an,2xan(1,2yan(2成等差数列 当x ( 1时y ( f(x)取得极值.
(1)求实数a的值;
(2)若有两个零点,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3)设,若对于x1∈[0,],总x2∈(=2.71828…),使得f(x1)≥g(x2),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苏州大学2011届高考数学考前指导卷(1)参考答案
1....( x ( 2 5....,(∞) 9.,(∞) 10.....π及C ( A =,得. ……………… 2分
∴.且. ……………… 4分
∵,∴.则. ……………… 6分
(2)由(1)得.
由正弦定理得,∴. ……………… 8分
∵,∴. …………… 10分
因此.…… 14分
16.(1)∵PC⊥平面ABC,BF平面ABC,∴PC⊥BF.
由条件知BF⊥AC.PC∩AC ( C.
∴BF⊥平面PAC. ………… 3分
∵BF平面BF,平面PBF⊥平面PAC. ………… 5分
(2)AE不平行平面PFD. …………………… 6分
反证法:假设AE∥平面PFD.
∵AB∥FD,FD平面,AB∥平面PFD.
∵AE∩AB ( A,∴平面ABE∥平面PFD. ………………… 8分
而∵P∈平面,P∈平面PFD,矛盾.
则假设不成立.即AE不平行平面PFD. ………………… 10分
(3)∵D,E,F分别是BC,PB,CA的中点( DEF ( VB ( DEF .
则VP ( DEF ( VP ( BDF ……………………… 12分
( ××S△ABC ×PC ( ×× ×(. …………… 14分
17.(1)如图所示,∠AEM = 90((2(,则MB = l(sin( ,
AM = l(sin( sin(90( ( 2( ) = l(sin((cos2( ,
由题意得l(sin( ( l(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艺术学院元旦晚会主持词.doc
- 艺术文献检索与利用.doc
- 节能减排绿色环保宣传资料.doc
- 节能可行性分析报告.doc
- 节能方案塑钢窗施工方案yong.doc
- 节能设计指南(住宅01).doc
- 节能降耗技术在抽油机井的应用.doc
- 芒稻河大桥钻孔桩工程施工方案1.doc
- 芝加哥大学2013新生手册.doc
- 花卉学实习实验报告.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