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芒稻河大桥钻孔桩工程施工方案1.doc

  1. 1、本文档共5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芒稻河大桥钻孔桩工程施工方案1

文昌东路东延2标芒稻河大桥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文昌东路东延2标芒稻河大桥项目部 2010年8月 目 录 1、工程概况………………………………………………………… 3 2、编制依据………………………………………………………… 6 3、施工工艺流程图 ……………………………………………… 7 4、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方案…………………………………… 8 5、质量保证措施……………………………………………………24 6、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29 7、特殊季节保证措施………………………………………………47 8、栈桥、桩基平台计算书…………………………………………49 9、附图 1、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及工程内容 本项目位于扬州城东部,场地地貌分区属于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区,地貌类型为长江三角洲平原中的古河口沙嘴,场地地势较平坦,地面高程6.0~9.0m(1985国家高程基准)。场地北分别有万福闸和芒稻闸,场地有道路连通市区各系主要干道,水陆交通十分便利。 桥梁起点K4+211.308~K4+555.001位于R=12000m的圆弧曲线上,K4+555.001~终点桩号K5+198.308位于直线段上。桥梁全长987m,主桥墩身与桥轴线成24.121°的夹角,按斜桥正做进行设计,桥梁跨径组合为左幅桥4×35+3×35+3×40+(70+125+70+3×35+3×35+4× 35= 980m;右幅桥4×35+3×35+3×35+(70+125+70)+3×40+3×35+4×35=980m。左右幅桥采用反对称方式进行跨径布置。跨芒稻河大桥主桥采用70+125+70m三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引桥采用现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桥挑长悬臂,设观景平台,人行道设廊道。 1.2、气象、水文 1.2.1、气象 本项目区域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年内平均气温14.6℃,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0.7℃,七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27.2℃。无霜期平均217天。年平均降雨量为997.3mm,一年中7月降雨量多,累计年平均降雨量为261.3mm,夏季(6-9月)降雨量占全年60-70%,12月降雨量最少,累计平均降水量为21.1mm。日降雨量最多达161.5mm,最长连续降水12天。降雨年际分布不均,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5倍左右,干旱年与多雨年常交错出现。本项目区域受季风影响十分明显,春季多东北风,夏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至偏北风,冬季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为3.1m/s,一年中3、4月份平均风速最大为3.9m/s,瞬时最大风速达34m/s。风速在17m/s以上的大风,年累计平均出现8.8次,最多年达26次。 1.2.2、水文 (1)、含水层 场地地下水类型松散岩类孔隙水,地下水位随季节变化,年变化幅度1~2cm。大气降水为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其次为地表水的渗入补给。蒸发、植物蒸腾、层间迳流为场地地下水主要排泄方式。 ①堆土,受人类活动影响,产生裂隙、孔洞,具有一定的透水性;②~⑤层土室内渗透试验测得平均渗透系数k=A*10-4- A*10-5cm/s,弱透水;⑥层粘性土夹粉土、粉砂薄层,局部互层,室内渗透试验测得平均渗透系数k= A*10-5cm/s;⑦、⑧层土室内渗透试验测得平均渗透系数k=A*10-4- A*10-3cm/s;⑨层粘性土室内渗透试验测得平均渗透系数k= A*10-7cm/s,极微透水;10、11和12层土室内垂直向渗透试验测得平均渗透系数k=A*10-4- A*10-2cm/s,中等~强透水;13粘土层为隔水层;14、15层为透水层。 芒稻河大桥桥位处①~⑧层共同组成场地的潜水含水层,⑨层为相对隔水层,10~15层为承压含水层。 (2)、地下水位 场地稳定地下水位为1.42~4.54m.据扬州市水文地质有关资料分析,芒稻河东岸~江都舜天路场地历史最高地下水位约为6.0m,近3~5年地下水位最高为5.5m。 (3)、水质分析 勘察调查表明,场地及周围无有害环境对地下水、地表水产生污染。场地地下水PH值为7.05~7.35,为中性水;矿化度均为285~623mg/L,为淡水;Ca2++Mg2+含量为8.79~12.40me/L,为硬水;场地地表水PH值为7.08~7.18,为中性水;矿化度均为267~313mg/L,为淡水;Ca2++Mg2+含量为3.65~3.87 mg/L,为微硬水。 经判别场地环境为II类。根据水质分析结果,环境介质对混凝土无腐蚀性。 1.3、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场地在钻探深度范围内所揭示的土层可分为18层。其中①层为堆土和新近沉积土,②~⑤层为第四系全新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