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态变化 知识点2:熔化和凝固 1.物质由 变成 称为熔化,熔化时物质需要 热,物质由 变成 称为凝固,凝固时物质需要 热, 2. 固体物质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晶 体 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非晶体 (填“有”或“没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3.晶体熔化的条件是一是温度要达到 , 二是需要继续 。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下面是它们的主要区别 (2014济宁中考)炎热的夏天,小红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些冰块放入可乐杯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后,杯中的冰块全部变成了液态,下面的图像能正确反映冰块物态变化过程的是( ) 知识点3:汽化和液化 1.物质由 变成 称为汽化,汽化时物质需要 热,物质由 变成 称为液化,液化时物质需要 热。 2.液体的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蒸发是可以在 温度下发生在液体 ,是一种比较 的汽化方式,影响蒸发的因素有 、 和 ,沸腾是在 温度下发生在液体 和 ,是一 种比较 的汽化方式,沸腾时需要 。 3.液体在 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液体的沸点与液体表面大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 。 (2013德州中考)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此过程中漆料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液化后汽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升化后凝华 D.先凝华后升华 知识点4:升华和凝华 1.能使气体液化得两种方式是 和 。 2.物质由 变成 称为升华,升华时物质需要 热,物质由 变成 称为凝华,凝华时物质需要 热。 【典题4】:雪糕是大家都喜爱吃的冷饮。夏天当我们吃雪糕时撕下包装纸会发现冒“白气”,实际上“白气”是雪糕周围空气中的 水蒸气遇冷 (填物态变化 名称)而形成的。根据你的观察, 雪糕冒出的“白气”符合实际的是 如图中的 。 8、当室内温度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 1、要使洗过的衣服尽快干,请写出四种有效的方法。 2、 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 B. 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生成的 C. “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 “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3、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B.(2)(4) C. (1)(3) D.(3)(4) 水 蒸 气 一般情况 液化 遇冷 小水珠 浮于空气中形成“白气” 附于物体表面形成水滴 夜间气 温下降 小水珠 附着在空中尘埃上形成雾 附着在地面物体上形成露 遇冷 液化 四、熔点和沸点的应用 5、已知氧的沸点是-183℃,氮的沸点是-196℃, 氦的沸点是-268.9℃,利用液体空气提取这些气体, 当温度降到足够低后,温度升高时,首先分离出来 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氦气 D、无法确定 熔点以下为固态,熔点以上沸点以下为液态,沸点以上为气态。 C 五、物态过程的吸放热 6、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 其中一支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 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 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 数有明显差异.其原因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