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新乐一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件《语言文字应用》“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pptVIP

河北省新乐一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件《语言文字应用》“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省新乐一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课件《语言文字应用》“手牵手”——复句和关联词

关联词的作用 这两座山虽然很高,却是不会再增高了,挖一点就会少一点,为什么挖不平呢? ——《愚公移山》 尽管历史学家对吴三桂降清的动机是否是为了“红颜”这一事实还有争议,但谁也不能否认雄关被出卖而不攻自破既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教训。 “虽然”表示让步,对所在从句的意思起冲淡、减弱作用,表示了愚公对高山的蔑视和移山的信心,因此这对关联词不能去。 ①“尽管……但”这组关联词不能同时去掉。可以去掉任意一个而保留另一个,但去掉后其原来所在分句就会失去强调意味。 ②“既……也”可以全部去掉,或单独去掉“既”,但“也”不能单独去掉。 找出下列复句中的关联词,并说明这些复句的结构关系;如果去掉这些关联词,句子有什么变化? ①南朝如果出了个英主,我们大辽是肯定斗不过他们的。 ②迟大冰一边漫无目的地走,一边遥望着广漠的绿野。 ③与其建这么个没有的碑,还不如拿这笔钱救济伤残。 ④不但能救得杨过和小龙女性命,而且能解你体内之毒。 ⑤可惜师伯不在,否则令狐大哥也不会身受重伤。 ⑥任何缺点错误都是对人民不利的,因此也就对党不利。 能去关联词,且句意不变:② ⑥ 去关联词句子成立,但原意改变的:① ④ 不能去关联词:③ ⑤ 关联词常见错误 关联词语是复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清晰地显示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和语法关系,使语意表达得严密而有条理,因此组织复句时要十分重视关联词语的运用。下面是复句中关联词语运用的常见毛病。 一、关联词语残缺:   在复句中,如缺少了必要的关联词,分句之间的意义关系就表达不清,句子的语气就不顺畅。例如:   (1)只要想想先烈的英勇献身的事迹,我们面前的困难不在话下。   (2)虽然我们的工作还赶不上先进单位,我们要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干出好成绩来。   (3)一个人犯错误有时是难免的,不要重犯过去的错误,不要明知故犯。 例(1)的第二分句“不”字前应添上“就”,与第一分句中的“只要”相呼应,构成条件关系。例(2)的第二分句头上应添上“但(是)”,与第一分句中的“虽然”相呼应,构成转折关系。例(3)是个二重复句,第一与第二、三分句为第一层,是转折关系,第二与第三分句为第二层,是递进关系,因此须在第二分句头上添上“但是”,第三分句头上添上“更”。 二、关联词语误用   所谓误用,是指本来应该用关联词语甲的,却用了乙,结果犯了张冠李戴的毛病。例如:   (4)我们在各项工作中,首先要有埋头苦干的精神,然后要有科学分析的头脑,发扬巧干精神。   (5)你们连队刚入伍不到一年的新战士枪法就那么准,况且你这位“身经百战”的老将?   (6)你是三好生,何况又是语文科代表,这份语文试卷一定不成问题吧。 例(4)的第一分句与第二、三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而不是一先一后的承接关系,因此应该改为“既……又……”。如果要强调第二、第三分句的内容,则也可以改为“不但……而且……”,构成递进关系。例(5)(6)中的“况且”和“何况”应对调。这两个连词都能表示递进关系,但具体用法是有区别的:(1)“何况”,是通过对比更加逼进一层,表示甲这样,乙更是这样;或者甲都不能如此,乙当然就更不能如此。“况且”,只是在举出的理由之外,再追加或补充一层新的理由,相当于口语中的“再说”。(2)用“况且”的分句大都是陈述语气,用“何况”的分句大都是反问语气 三、关联词语滥用   分句间逻辑关系比较明显的复句,或者口语中的复句,关联词语能省略的就该省略。滥用关联词语,会使语言显得罗唆、生硬。例如:   (7)因为天气凉了,所以要多穿点衣服。   (8)虽然半年已经过去了,但是人们洗澡难、理发难等问题还没有解决。因此大家意见很大。 例(7)(8)中加粗的关联词语应该删去,删去后语句反而简洁明快,因为它们的因果关系和转折关系原本就比较明显,且又都是口语化的句子。 还有一种滥用的情况是,复句中已经有了正确的关联词语,却偏要加上一个表示另一种关系的关联词语。例如:   (9)我喜欢唱歌,但也喜欢跳舞。   (10)你既然知道做错了,因此就应当赶快纠正 例(9)是并列复句,后一分句已经有了关联词语“也”表示并列,再加上“但”就是滥用了。例(10)是推论因果复句,后一分句用“就”与前一分句“既然”相呼应,再在“就”字前加上“因此”(表示另一种因果——说明因果)也属于滥用。 四、关联词语搭配   关联词语的搭配方式习惯上是固定的,如“只要……就……”、“只有……才……”、“尽管……但(是)……”、“不管……也(都、总)……”等等。如果搭配错了,语意就不晓畅,就令人费解。例如:   (11)只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身体才会强壮起来。   (12)尽管任务多么艰巨,我们也要按时完成。   (13)不管任务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anghua20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