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学执行力重点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关注几个环节 课堂上的原因—— 老师给了许多支架(问话中)、拐杖, 却没有给方法。 老师牵着走,没了拐杖学生还会走吗? 学科有其独特的方法 台湾的清华大学程教授向学生提问: 什么是科学方法,物理学和你就读的学科方法有何不同? 一个学生回答: 物理有很多东西要背,生物有很多东西要背,非常不容易同时记住。 ——让人啼笑皆非。每位教师不妨自问:自己所教的学科的独特的科学方法是什么? 4、关注几个环节 变异理论 要正确认识事物的关键属性,就要通过对包含该关键属性的变异形式(旁例或反例)的对比,达到对关键属性的辨析。 变异理论发现并证明学习迁移的必要条件是同时具备共同性和差异性。 4、关注几个环节 老师教得怎样: ——看学生学得怎样 从认知角度而言; 从情感角度而言。 4、关注几个环节 即时短效——三高 教学目标达成高(课堂学习讲求效率) 学生的参与度高(学习情态积极高涨) 学习的幸福度高(学习愉悦快乐健康) 4、关注几个环节 长效——三化 知识与技能的结构化 过程与方法的体系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理性化 科学:求是质疑;学问:学会提问 老师提了许多问题,让学生回答,却不让学生提出任何问题? 今后学生还会独立发现问题吗? 小结:上课 全体学生与个别学生兼顾——学生 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相容——方式 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结合——内容 教师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教科书式的? 诗人杨健:现在中国人的表情都是数理化的表情、管理者的表情、老板的表情、车间主任的表情。 过去那种经过真正的中国式文明教育的表情消失了。……那种土地的表情,那种淳朴的东西,真的在消失。 现在中国的教育是没有心的教育。 【转引自邓志伟.每个儿童都是诗人.《教育参考》2010-4(24)】 2、确定实施取向 美国课程论学者辛德尔归纳出课程实施的四种取向: 得过且过取向(mudding through orientation) 忠实取向(fidelity) 调适取向(adaptation) 创生取向(enactment) 2、确定实施取向 在课程标准的执行上采取忠实取向 在教材运用上采取调适取向 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上采取创生取向。 到底怎么教? 商友敬: 你不会读书,我教你读; 你不会写文章,我教你写; 你不知道这本书好,我讲给你听; 你不知道这篇文章的缺点,指点给你看。 重心在哪里? ——教学生学 教的内容:教学生如何学习; 教与学关系:教要依据学。 教的目的:教是为了学,即为了学生更想学、更会学以及学得更好。 例证:钱理群 牵着中小学学生的手,把他们引导到这些大师、巨人的身边,互作介绍以后,就悄悄地离开, 让他们——这些代表着辉煌过去的老人和将创造未来的孩子一起心贴心的谈话, 我只躲在一旁,静静地欣赏,时时发出会心的微笑…… 就为这个瞬间,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是无怨无悔的啊! 教师的作用 于无向处指向, 于无法处教法, 于无疑处生疑, 于无力处给力, 于徘徊处点拨。 3、采取多元模式 何谓学习、何谓教学 有关学习和教学的隐喻 认知主义:学习是知识的获得——教学是知识的传递 行为主义:学习是反应的强化——教学是基于操练与练习的训练 建构主义:学习是知识的建构——教学是创建学习环境 3、采取多元模式 (1)引导争辩的课堂 争辩使智慧的火花碰撞、交汇,思想驰聘四海,翱翔蓝天,学生的灵性、个性飞扬,争辩的过程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的过程。 奥巴马 (2)充满疑问的课堂。 设计合理的教学悬念,激发学生思维的动机,诱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实现师生间与生生间思维的互动,着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理性思辨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走出非洲》 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锐。要培养孩子的智育,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也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是让学生提问题。” 问题识别——什么是真问题,什么是伪问题 问题提出——提出新的问题,从新的角度看事物,创造性。 解决问题——求出问题的解或确定问题无解。 3、采取多元模式 (3)走向生活的课堂 知识本身没有意义,知识的意义体现在知识的应用之中。陶行知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智慧的课堂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 法国老师 “人要有同情心” (4)唤醒智慧的课堂 课堂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的汇聚、思维的碰撞、思想的交锋、情感的融合,用一个智慧的生命去照亮许多的智慧生命,用一个智慧的心灵去唤醒许多智慧的心灵。 知识点——知识链——思维——习惯 4、关注几个要素 教学开头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学生表现 思维方法 课堂开放 教学效果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