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高山仰止.pptVIP

  1.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 高不可攀。 此外,他还谈到孔子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成为日后为人师 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可见在颜渊的眼中孔子是学问高、道德修养高,又善于引导教育, 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追随的一位老师。                  孔子懂得因材施教,发现仲由不是讨饭的料,就叫颜回去讨饭。结果颜回饭讨不着,讨了点米回来。于是就回到孔子避难的破庙里给孔子煮稀饭吃。在颜回煮稀饭的时候,孔子看了一眼,结果发现颜回用勺子刮了点稀饭往自己嘴巴里送。但孔子毕竟是圣人,也不好意思当场揭发他,以免尴尬。孔子等了好久,颜回终于把煮好的稀饭端上来了。此时,孔子的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但还是说,还是先用它祭祀吧。颜回连忙拒绝说:“不可以,这个稀饭不太干净,煮饭的时候掉进去很多脏的东西。”   孔子朝碗里看了下:“哪里有什么脏的东西?”   颜回答道:“我把它刮出来了,又怕浪费,就自己吃掉了。” 相关链接 子贡眼中的孔子 19.23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子贡巧妙地以宫墙作比,指出他不得其门而入,这就叫深者见深,浅者见浅。 结尾用反语,实为坚决。 19.24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毁:诽谤,讲别人的坏话 无以为也:以,用;动词,做 无得而逾焉:越过,超越 其何伤于日月乎:损害,妨碍;于,对于 多见其不知量也:只,只是;显出   以上两章都是子贡回答别人贬低孔子的问话,不能容忍别人的诋毁,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子贡很尊重孔子,能得学生这样的爱戴,可见孔子的人格魅力。 孔子与伯牛 6.10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问:探视 牖:窗户 亡之:亡,死亡 斯人:这样的人,这个人。斯:这,这样。 【评点】顾鸿安 《论语解读》冉伯牛是孔门德行科的高材生。孔子痛惜冉伯牛有德行而患恶疾。孔子前去探望,与之痛诀,连声叹息:“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表达痛惜之情。 孔子与子游 17.4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月,‘君自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之:动词,到……去 割鸡焉用牛刀:焉,何必; 比喻不必小题大做或大材小用,办小事情用不着花大气力。 评价: 我们现在已不能确知孔子到底是在给子游开玩笑 还是一时失 言,但子游“当仁,不让于师”的精 神。孔子师生之间畅所欲言 的风貌却是跃然纸上,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品德高、学问高、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善教、乐教) 孔子为什么能赢得学生们的爱戴呢? 孔子的可爱之处甚多,其中幽默和近情是最为突出的 。他說:“夫孔子一多情人也,有笑,有怒,有喜有憎,好樂,好歌,甚至好哭,皆是一位活靈活現之人的表記。”他概括孔子的傑出之處在於:一是道德感,這是現代人最缺乏的;二是人生態度,是一種對人生和生命的熱心腸,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格物致知式的悲劇精神;三是捷、達、雅的文體風格,一種智慧的思想風格。 ——林语堂 成语积累 斐然成章、暴虎冯河、登堂入室、杀鸡焉用牛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循循善诱 * * * “高山”比喻崇高的道德,“仰”是慕仰;“景行”是“明行”,即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人们行动的准则,“行”是做,效法;“止”是语助词 。 “《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 比喻品德像山一样崇高的人,就会有人敬仰他;行为光明正大的人,就会有人效法他。这句是专门赞美孔子的。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诗经·小雅·车辖》 景行(háng 道路),行(xíng 跟随)之。高山抬头看得清,沿着大道向前奔。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可以缩略为成语“高山景行”,指崇高的德行。 高山仰止: 品德高尚,令人向往。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读课文思考:本篇主要是讲什么的? (比喻对品德高尚之人的仰慕) 感人的师生之情 孔门十哲   子曰: “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文档评论(0)

四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