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4.4 控制方法 * * (1) 设计中避免缝隙,焊接代替铆接; (2)?采用耐缝隙腐蚀材料; (3)?采用电化学保护; 6.4.5 缝隙腐蚀电化学研究方法 缝隙腐蚀敏感性 缝隙腐蚀敏感性可用动电位扫描曲线评价。 缝隙腐蚀实验重现性取决于缝隙的几何尺寸重现性。滞后环面积和失重测试结果具有相关性。 缝隙腐蚀阴极保护性能评价 * * 6.5 丝状腐蚀 filiform corrosion 漆膜下特殊缝隙腐蚀,发生在有保护膜金属表面。大气环境中有表面层的钢,镁,铝。 6.5.1 特征 起始于金属表面某些活性腐蚀点;以丝状腐蚀迹线发展,但不相交;形成密集紊乱发丝状锈蚀结构。漆膜下钢制炮弹药筒表面的红锈丝。丝状腐蚀比点蚀倾向大。导致涂层破坏,发展为其他类型腐蚀。 * * 6.5.2 丝状腐蚀机理 * * 起始于漆膜缺陷;形成小液滴,氧浓差电池作用发生腐蚀 点,中心乏氧阳极溶解,边缘富氧阴极还原;产生Fe2O3.H2O,产生腐蚀引发中心;空气中氧,水,介质通过腐蚀产物隧道到达金属表面,构成乏氧活性头和富氧非活性体的氧浓差电池;头部酸化(pH=1~3)阳极,体部阴极(pH=7~8,OH-增加),电位差0.2mV,是丝状腐蚀推动力;体部破坏,腐蚀继续,头部破坏,腐蚀停止。 丝状腐蚀迹线不相交原因:活性头前部pH低,两侧高。 6.5.3 影响因素 (1)环境因素:相对湿度65%开始发生;40oC+70%RH和20oC+95%条件下容易发生;21%O2为最低氧浓度,31%O2加速进行;Cl-和Fe3+加速作用; (2)?涂层因素:涂层孔径小透水低耐丝状腐蚀强; (3)?表面处理:磷化钝化处理抑制作用; (4)基体金属:仅在钢,镁,铝金属存在;铝最敏感,加12Cu%有效抑制; 6.5.4 控制方法 (1)?降低环境相对湿度60%以下;密封包装; (2)?提高磷化质量; (3)?选低透水率涂层; (4)增强基体耐蚀能力。 * * 6.6 晶间腐蚀 intergranular corrosion 金属材料在特定介质中沿晶界发生的局部选择性腐蚀。沿晶界向内部发展,降低晶粒间的结合力,严重时金属强度全部丧失。 6.6.1 特征 外表无变化,晶粒之间已经丧失结合力;失去脆声,敲打粉碎。 铁基合金(Fe-Cr,Fe-Cr-Ni,Fe-Cr-Ni-Mo),镍基合金(Ni-Mo,Ni-Cr-Mo),铝合金(Al-Cu,Al-Mg-Si),镁合金,铜合金等。 晶间腐蚀条件: u?合金中含有S,P,N,Si杂质,或有碳化物,硫化物,金属间化合物等第二相沿晶界析出; u?晶界与晶粒内化学成分差异,在合适介质中形成腐蚀电池。晶界为阳极,晶粒为阴极,晶界发生的选择性腐蚀; u?特定的腐蚀介质存在。如奥氏体不锈钢在氧化性介质(充气海水,MgCl2溶液,浓HNO3,K2Cr2O7溶液)会发生严重晶间腐蚀。 * * * * Grain boundary corrosion and intergranular cracking from excessive solution annealing temperatures in a 316L stainless steel microstructure. Oxalic acid etch. (50X) 6.6.2 晶间腐蚀机理晶界溶解电流 晶粒溶解电流;内因:晶粒和晶界化学成分差异;外因:腐蚀介质能显示这种电化学差异。 * * * * 贫化理论 晶间腐蚀原因是晶界易析出第二相,造成晶界某一成分贫化。 贫铬:奥氏体不锈钢晶界析出Cr23C6,造成晶界贫铬; 贫钼:镍钼合金晶界析出Ni7Mo5,造成晶界贫钼; 贫铜:铜铝合金晶界析出CuAl2,造成晶界贫铜。 含碳较高的1Cr18Ni9不锈钢在氧化性溶液(充气NaCl溶液,5%H2SO4溶液)中发生晶间腐蚀原因是含碳量较高和热处理不当。固溶状态下不锈钢,在400~850C加热或缓慢冷却1~2小时后出现晶间腐蚀敏感性。敏化温度下的敏化热处理。 1Cr18Ni9不锈钢1100oC固溶淬火处理,——在500~700oC,碳固溶度过饱和,回火,焊接缓慢冷却,过饱和碳析出,向晶界扩散并化合为(Cr,Fe)23C6,使周围晶界区贫铬——晶界区钝态受到破坏,成为活化阳极,碳化铬和晶粒成为阴极,形成大阴极小阳极状态,加速晶界区腐蚀。 * * 实测贫铬区宽度50nm。 * * 晶间?相析出理论 超低碳高含铬(20%)不锈钢,含Mo不锈钢在650~850oC热处理,易引起?相(FeCr金属间化合物)在晶间沉淀析出导致晶间腐蚀。可以在沸腾65%HNO3中测定到。 在过钝化电位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社区工作者考试历年考试真题(附答案).docx VIP
- 工会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复习测试题.doc VIP
- 居民小区监控系统安装监理实施细则范本.doc
- 通桥(2019)2131-Ⅲ 时速160km客货共线铁路简支箱梁(单线)跨度:23.5m(直、曲线).pdf
- 高一物理-折合质量法求解完全非弹性碰撞.pdf VIP
- 2023-2024学年北京北师大附中新高一分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工人阶级重要论述”及“工会十八大精神”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doc VIP
- 上海某温室大棚空调方案设计说明.pdf VIP
- 市政府办公楼扩建改造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卫生间丙纶布防水施工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