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l绪论硕士论文
及管理医院内的人及仪器等。预报系统和环境监测方面,无线传感器网络同样可以应用
于很多方面,如气象l6]和地理研究[7]、农业环境监测l8]、森林火灾监控[9]、物种追踪等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还可以在未知空间探索【’0]、现代物流、仓储管理、建筑物状态监控【川、
复杂机械监控、智能交通控制管理〔’21、智能家居及安全监测等非常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
除了上面列出的,也有许多其他方面的应用潜力。毫无疑问的是,在传感器网络中尚隐
藏着巨大的未被挖掘的商机。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传感器网络必将会
多方面地应用到科学研究与生产生活中来。
虽说无线传感器网络与传统的移动自组织网有不少相似之处,例如都具有节点自组
织及网络拓扑动态构建等特性,但也有着不少的区别。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微型化,
规模化,硬件资源少等特性,因此拥有自己特有的协议栈体系,是十分必须的。而现阶
段国内外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一协议栈的系统研究,还相对缺乏。
1.2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
蓝牙、蜂窝网络、移动自组织网等比较传统的无线网络,主要设计目标都是能够在
移动环境下提供高质量的和高带宽的数据传输服务。在网络设计中,节点能量消耗往往
不是主要考虑因素,并且一方面把中间节点的功能削弱,仅负责数据分组转发,另一方
面强调了网络端点的功能,包揽了一切与功能有关的处理【’31。无线传感器网络除了具有
无线网络的传统特征以外,它还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的特点:
(1)节点硬件资源有限。传感器节点具有体积小,成本低,集成度高、能源消耗快
的特性,其处理器芯片的计算能力和存储容量要明显弱于普通的计算机程序。因此在节
点的系统设计中,协议栈必须精巧高效。
(z)电源容量有限。由于电池技术在近年来没有突破性的发展,并且传感器节点个
数多,体积微小,再加之成本要求低廉、分布范围广,部署区域复杂,甚至是在常人无
法到达的远程环境中,无法及时得到能源补给,只能由电池供电,而十分有限的电池容
量导致了网络中的节点经常由于能源耗尽的原因废弃或失效。所以说能量利用率是无线
传感器网络设计中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
(3)大规模。为了对某个特定区域进行监测,往往需要有大规模的传感器节点参与
工作。这样从多个不同的角度采集得到的监测信息,可以采用分布式处理来提高数据的
精确度,从而从平均意义上来说,减低对单个具体的节点传感器的精度要求,降低了其
负担。并且布置的大量冗余节点,增大了系统覆盖的监测区域,降低了洞穴或盲区[’4J
的现象发生概率,并提高了系统整体的抗毁性和容错性能。
(4)多跳路由。网络中的节点通信能力非常有限,所设计的通信覆盖范围只有几十
2
硕士论文无线传感器网络协议栈的设计与开发
米,往往只可以和其周围的邻居节点直接通信。当节点需要和自身通信覆盖范围之外的
节点进行通信,则可以利用“多跳”的形式,也就是经中间节点进行低功耗的数据传输路
由工作[15]。
(5)自适应性。传感器网络通常工作在恶劣的环境中,网络一旦组织形成,人一般
很少会干预节点的运行。环境变化或者能量耗尽等都有可能造成传感器节点的故障甚至
是死亡,又或者当有新节点加入网络,都会造成网络的拓扑形态和组织结构产生剧烈变
化。这就要求所涉及的协议栈必须具有一定的自适应性与可重构性[‘6]。
(6)应用相关,以数据为中心。设计传感器网络必须以管理和处理感知数据为中心,
实现一个以数据为中心的高性能网络系统,也就是说网络关心的是其应用所需要的数
据,而并不是怎样获得传送数据的过程。在客户端上管理和处理采集感知到的信息变得
十分得简单,用户能够在PC机上自如地操作使用一记录,就如同使用一般的数据处理系
统及数据库管理系统一样【’7]。
1.2.2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就初见端倪。近十年来,军界、
工业界及学术界对传感器网络开始给予极大的关注,多个国家与研究机关陆续开启了许
多相关的研究项目与研究计划,尤其是美国的国防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多家机构对无
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和开发投入了巨资支持。
早在2001一2005年间,美国陆军就曾经批准实施“智能传感器网络通信,’项目,计划
在战场上随机大规模布撒传感器节点以进行信息的采集、传输和过滤,再由各数据融合
中心融合比较重要的信息,提供分发给有需要的人员,帮助全方面地把握战场情报及场
面评估等,提高军方对战场信息的监控感知能力。
英特尔公司于2002年10月24日宣称,将致力于微型传感器网络的计算与发展,
并计划在未知空间探索、环境灾难防御监测和医学护理等多个方面的应用来展开相关规
划[’”一‘9]。该计划一共有三个阶段:物理阶段负责设计开发能够无线通信并进行数据的感
知融合的微型传感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妊娠期哺乳期合理用药考核试题及答案(含抗菌药物).docx VIP
- 血液透析耗材业化建设环评报告.pdf VIP
- 《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技术规范》DB31T 1566-2025.docx VIP
- I如何设置WiFi密码才不会被WiFi万能钥匙破解.doc VIP
- 初中数学几何模型大全+经典题型(含答案).pdf VIP
- 静脉输液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pdf VIP
-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开发指南.pptx VIP
- 慢性肾功能不全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国培卫健、粤医云2月份基层护理培训项目考核答案(全).docx VIP
- 2025年宜昌市秭归县公开招聘5名社区专职工作人员 (网格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