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ppt

  1.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口 腔 科 学 武警医学院附属医院 口腔科学教研室 2008-9-29 第一章 口腔颌面部解剖生理 颌面部及分区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 1 位置显露,易受伤;患病易早发现。 2 血供丰富,受伤出血多;抗感染能力强。 3 解剖结构复杂 病变或损伤易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解剖结构集中跟医务人员的操作治疗提出挑战,技术更要精益求精)。 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 4 自然皮肤皮纹 损伤或增龄性的原因易导致面部较大的变化。 5 颌面部疾患影响形态和功能。 6 疾患易波及毗邻部位 与颅脑、口咽、鼻、眼,副鼻窦相通。 牙根 数量与形态各异,第三磨牙尤为突出 5321 1235 54321 12345 为单根牙 4 4 76 67 为双根牙 76 67 为三根牙 上、下颌第三磨牙,又叫智齿,其牙根从一到四个不等。 1 牙槽骨: 包括牙槽嵴,牙槽中隔,牙槽窝。 2 牙周膜: 将牙齿稳固地固定于牙槽窝内并 可以调节牙齿所承受的咀嚼压力, 对咬合的冲撞起缓冲作用。 3、牙龈: ⑴ 附着在牙颈部与牙槽骨表面 ⑵ 分为游离龈、附着龈和龈乳头 ⑶ 龈沟正常深度为:0.5—2mm 牙齿的记录方法 中切牙 第一双尖牙 第二磨牙 侧切牙 第一磨牙 第三磨牙 尖牙 第二双尖牙 1 2 3 4 5 6 7 8 乳中切牙 乳尖牙 第一乳磨牙 乳侧切牙 第二乳磨牙 I II III IV V 牙齿的萌出与替换 1、乳牙:6—8个月开始萌出,依次 为 I,II,IV,III,V,两岁半萌齐。 2、恒牙:6岁左右开始萌出,依次为 6 ,1,2,4,3,5 ,7,8, 13岁左右萌齐。 3、一般规律: (1)左右同名牙萌出时间相当 (2)下颌牙早于上颌牙 (3)第三磨牙萌出差异大 第三节 颌面部 一 颌面部的表面形态标志与协调关系 1 睑部区域表面标志 2 鼻部区域解剖标志 3口唇区域的解剖标志 唇面沟、口裂、口角、唇红、唇红缘、唇弓和人中点、唇峰和唇珠、人中、人中嵴。 1、上颌体:上颌骨的主体,四面及一个腔 前面(脸面):眶下孔 尖牙窝 后面(颞面):又称上颌结节 颧牙槽嵴 上面(眶面): 内面(鼻面): 腔 :即上颌窦 2、四突:额突,颧突,腭突,牙槽突。  1、下颌体:颏孔  2、下颌支:喙突 髁状突 髁突颈 下颌孔 3、临床特点: ⑴四个易发骨折的薄弱区:正中联合部,颏孔区,下颌角,髁突颈。     ⑵下颌骨血运较差,骨折愈合较慢,骨髓炎发生率多且严重。 三 口腔颌面部肌肉 包括 咀嚼肌 表情肌 ㈡表情肌 1、主要包括: 眼轮匝肌,口轮匝肌, 上唇方肌,下唇方肌,笑肌, 三角肌与颊肌。 八 关节 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是全身唯一的联动关节,具有转动和滑动功能。由关节窝、髁状突、关节盘、关节囊和囊周韧带组成。 二 颌 面 骨 (一)上颌骨:是面中1/3最大的骨骼,左右各一,相互对称,于腭中缝接合,与邻骨连接构成眼眶底,鼻腔侧壁,鼻底和口腔顶部。上颌骨由一个体部和四个突起构成。 上颌骨与临床的关系 上颌骨与邻骨的骨缝衔接处结构薄弱,可造成上颌骨与临骨的骨折,甚至累及颅脑。 上颌骨血液供应丰富,骨质疏松,亦无强大肌肉附着,故骨折较易愈合,炎症感染容易引流,较少发生骨髓炎。 (二)下颌骨: 是颌面部唯一可以活动的大骨,构成面下1/3的骨性支架,呈马蹄铁形,水平部为下颌体,垂直部称下颌支,其后缘转角处称下颌角。 ㈠ 咀嚼肌 1、闭口肌群(升颌肌) 包括:嚼肌,颞肌, 翼内肌。 2、开口肌群(降颌肌)

文档评论(0)

bo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