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持续性原则 经济活动社会发展 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 处理好关系 合理开发和利用 保持适度规模 ——自然资源 ————人口 ——经济与环境 (3)共同性原则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同时,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这就要求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采集渔猎时代 农业文明时代 “工业革命”以后 直面环境问题 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问题 走向人地协调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三个基本原则 1.“狩猎生产图”反映出的 人类对自然环境施加的技术 手段是( ) A.采集和渔猎 B.耕作与灌溉 C.采矿和冶炼 D.建坝与筑路 B 狩猎生产图 读图完成1、2题 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D.寻求人地协调 C 3.我国雅丹地貌典型分布地区湖泊干涸的人为原因主要 是( ) A.水资源利用不当 B.围湖造田 C.过度樵采 D.过度农垦 4.下列环境问题,与湖泊干涸主要原因相同的是( ) A.大气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B.森林锐减、臭氧层破坏、过度捕猎 C.海洋污染、噪声污染、物种灭绝 D.土壤盐碱化、全球变暖、放射性污染 A B 5.判断下列语句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原则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动物的生存。 ——公平性原则 “涸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 ——持续性原则 不实心不成事,不虚心不知事, 不自是者博闻,不自满者受益。 第六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这是一幅幅多么撩人的自然美景,然而,如今的地球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灾难:大气污染加剧、水污染严重、固体废弃物污染与日俱增、臭氧层空洞、酸雨、赤潮、温室效应、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于是,全人类大声疾呼:“Save Our Soul”,保护地球,保护环境。 1.了解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2.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3.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三个阶段: (1)采集渔猎时代 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 图6.1 朝拜太阳神 ——崇拜自然——环境问题微弱 (2)农业文明时代 图6.2 弋射、收获 ——改造自然——环境恶化 阅读 案例1 “玛雅文明的消失” 思考:玛雅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3)“工业革命”以后 工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人地矛盾激化 出现全球性问题 后工业化时期 谋求人地协调 环境和发展问题得到普遍关注 —— 苦难的母亲 矿山开采 高峡出平湖 现代都市 以上三种人类活动隐藏着什么环境问题?为什么? 活动 以上两种不同的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分别会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 为种植准备的小块土地 1824年的英国早期工业中心 环 境 环 境 人类社会 物质和能量 废弃物 人类影响环境 环境反作用于人类 生产活动 消费活动 二、直面环境问题 1.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读图6.7“开垦荒地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1)为什么要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2)通过什么方式扩大耕地面积? (3)这些方法会带来哪些负面影响?会形成恶性循环吗? 图6.7 2.环境问题 (1)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时,便会出现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资源短缺: 主要表现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和能源等 生态破坏: 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2)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就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形成环境污染 环境对人类生活的排泄物具有的容纳和清除能力 环境的自净能力: 图6.8 污染的形成 环境污染是怎样形成的? 思考 工业“三废” “废气” “废水” “废渣” 大气污染 案例 : 1952年12月5日—9日,伦敦出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烟雾事件,在雾的初期,伦敦市民感到胸闷、咳嗽、喉痛以至呼吸困难,进而发烧。在浓雾后期,死亡率急剧上升,几天时间内因支气管炎、肺炎等病死亡者达数千人。 固体废弃物污染 案例:1998年,美国西雅图机场的50多名居民不堪忍受机场100分贝以上的噪音,致使精神错乱。上万名工人开始罢工,甚至还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