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制氢重点.ppt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奔腾氢燃料电池车(奔腾B70 FCV),应用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研制开发的环保型燃料电池轿车 二 生物制氢的基本原理 光裂解法 光发酵法 暗发酵法 光裂解产氢的原理 典型微生物:绿藻、蓝藻(蓝细菌) 当绿藻缺少硫这种关键性的营养成分,并且被置于无氧和光照环境中时,绿藻就会回到另一种生存方式中以便存活下来,在这种情况下,绿藻就会产生氢气。 间接光解产氢(蓝细菌) 蓝细菌主要分为:蓝绿藻、蓝藻纲类、蓝藻类 光发酵作用—— 光合细菌产氢 质子和电子源自呼吸链 原理 此类微生物无PSII光合系统,无法利用水来产生氢离子。 它们而是利用光能将有机物分解,产生氢离子和高能电子。产氢酶再利用这些中间产物和ATP来产生氢气。 例-紫色非硫细菌 无硫紫细菌在缺氮条件下,用光能和还原性底物产生氢气 : C6H12O6 + 12H2O Light energy 12H2 + 6CO2 暗发酵法制氢 许多厌氧微生物在氮化酶或氢化酶的作用下能将多种底物分解而得到氢气。 这些底物包括:甲酸、丙酮酸、CO和各种短链脂肪酸等有机物、硫化物、淀粉纤维素等糖类。 这些原料广泛地存在于工农业生产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和人畜粪便中。利用这些废弃物制取氢气,在得到能源的同时还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这是一项集发酵法生物制氢和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为一体的综合工艺技术 暗发酵法制氢 丙酮酸脱氢途径 暗发酵法制氢 甲酸裂解途径 厌氧发酵细菌生物制氢的产率一般较低,能量转化率一般只有33%左右,但若考虑到将底物转化为CH4,能量转化率则可达85%。 为提高氢气的产率,除选育优良的耐氧且受底物成分影响较小的菌种外,还需开发先进的培育技术 3. 生物制氢工艺 3.1 原料 水、淀粉类、纤维素、糖蜜、有机酸、工业废水、生活污水 3.2 工艺 ① 光裂解:两步制氢法——正常光合/缺硫厌氧产氢 ② 光发酵:废水?发酵产氢?菌体利用(蛋白饲料、提取高附加值的辅酶Q、类胡萝卜素)?达标排放; key:控制成本----光反应器的设计、培养条件优化。 ③ 暗发酵:参考沼气发酵,排除甲烷菌。 ④ 暗-光发酵偶联:暗发酵产酸产氢、光发酵耗酸产氢。 ⑤ 酶法制氢:利用体外酶系专一产氢,提高底物利用率。 生物制氢研究意义 生物制氢基本原理 生物制氢工艺 太阳能 风能 水能 潮汐能 地热能 生物质能 。。。 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它包括所有的植物、微生物以及以植物、微生物为食物的动物及其生产的废弃物。 有代表性的生物质如农作物、农作物废弃物、木材、木材废弃物和动物粪便等。 生物质能的利用主要有直接燃烧、热化学转换和生物化学转换等3种途径。 生物质的生物化学转换 沼气转化:有机物质在厌氧环境中,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一种以甲烷为主要成分的可燃性混合气体即沼气。 乙醇转换:是利用糖质、淀粉和纤维素等原料经发酵制成乙醇。 其他转换 生物制氢 氢能的利用 氢能的利用 氢气的优点: 清洁 能量密度高 制取方法多样 原料来源广 生物制氢指的是生物质通过气化和微生物催化脱氢方法产生氢气,其实质是将生物质能转化为氢能。 ? H2 固氮酶 氢 酶 ADP+Pi 6CO2+10H2O→C6H12O6+4H2↑+8O2↑ 由于氧对氢酶的严重抑制,必须将光合放氧和光合放氢在时间上或空间上分开,可以通过部分抑制PSII光化学活性来实现: 元素调控,如:硫、磷 PSII抑制剂,如:DCMU、CCCP、FCCP 代表性藻株有:Chlamydomonas reinhardtii 固氮酶:催化还原氮气成氨,氢气作为副产物产生 吸氢酶:氧化由固氮酶催化产生的氢气 可逆氢酶:能够氧化合成氢气 典型代表: 紫色硫细菌 紫色非硫细菌 固氮酶 葡萄糖 丙酮酸 EMP 辅酶Ⅰ的氧还平衡调节产氢

文档评论(0)

花仙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