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编专题二考向四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广东专用).pptVIP

课堂新坐标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编专题二考向四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广东专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堂新坐标201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第二编专题二考向四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广东专用)

考向四 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一)分析评价内容主旨 例1 (2011·辽宁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题郑防画夹五首①(其一) 黄庭坚 惠崇②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③。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注】 ①郑防:画的收藏者,生平不详。画夹:分页装潢的画册。②惠崇:北宋僧人,画家。擅长画雁、鹅、鹭鸶及水乡景色。③潇湘:指湘江,流入洞庭湖。 请从画境、真景以及两者的关系对本诗进行赏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看惠崇的一幅画,画面上烟雨笼罩湖面,天上掠过归雁;进而作者仿佛已由画境置身于现实的湖上,望着归雁,就想唤一条小船归去;突然,耳旁响起朋友的声音:这是一幅画。于是作者才发现自己是将画境当作真景了。作者从画面引出真景,再从真景返回画境。 1.常见的诗歌题材类属 (1)写景抒情诗。写景抒情诗是古代诗歌中最普遍的一种内容,古人的送别诗、闺怨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等都有大量的景物描写,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写景总是寄托着作者的情怀,所以首先要能够识别诗中的写景和抒情,比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借外界景物的描写来表现他的情怀。 (2)咏物诗。以描写某一事物为中心,或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或寓理寓意于物。所咏之物可以是植物,也可以是动物等。比如多见于古代诗歌的梅、兰、竹、菊、松、莲、蝉、雁,还有石灰、蝴蝶等等。 (3)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大漠奇特风光、征战生活,内容一般既有将士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也有报国无门的悲伤,壮志难酬的悲叹,更有对统治者穷兵黩武的不满、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如王昌龄的《从军行》,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等作品。 (4)怀古咏史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刘禹锡的《乌衣巷》等。 (5)羁旅行役诗。主要是漂泊在外的客子愁思的抒发和思念故乡的情感的表达,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等。 (6)送别诗。在古代诗歌中是相当常见的,古代交通不便,分别则难以再见,何况送别时总有背井离乡之感,仕途失意之悲,所以送别诗中多抒发离愁别绪、惜别之情,如柳永《雨霖铃》。但也有豪放壮阔的送别,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高适的《别董大》。 (7)闺怨诗。闺怨诗一般表达对丈夫的思念、被冷落的忧愁伤感、对自由和幸福的向往等情感,如王昌龄《闺怨》。 2.分析评价诗歌内容主旨的答题要领 (1)要学会知人论世 分析作品思想内容时,要结合作家的生活经历、主要思想倾向以及创作的主要风格。如鉴赏李煜的词,就要了解李煜的创作以南唐降宋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降宋前,南唐政治稳定,经济、文化基础较好,李煜过着纸醉金迷、酣歌曼舞的生活,作品多描写帝王的享乐生活,表现高雅文化与富足生活给他带来的短暂的极乐;降宋后,李煜过着“此中朝夕,只以眼泪洗面”的屈辱生活,作品则以抒写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为主,感情真挚沉痛,凄怆动人,一洗前期作品的香艳柔媚,进入了另一番开阔的境界。 (2)要结合时代特点 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写照,一个时代的风貌都会在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上打上印记。比如,宋末元初和明末清初这两个历史阶段,一方面旧王朝积贫积弱、国力衰微;另一方面异族入侵,民族矛盾激化,这些时期的作品主题多表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凄苦;或抒写自己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抒发驱逐异族、建功立业的雄心。因此我们读宋诗、宋词和清诗,总感觉少了唐诗的雄伟气魄和高昂格调,取而代之的是与这个时代相适应的家国之愁和悲凉之气。 (3)要利用暗示信息 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的小序,也可以是诗后的注解。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这些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都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解读诗词时必须要细心阅读,充分利用。例如2010年全国高考I《咏素蝶诗》,联系注释内容“文名颇盛,因恃才傲物,而为人所忌恨,仕途数起数伏”,可知诗中蕴含着作者期盼得遇明主之意。“嘉树欲相依”为全诗主旨。因为这是一首咏物诗,在诗中作者欲以素蝶自比,委婉地表达自己的志向。 (2010·全国高考Ⅰ)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素蝶诗 刘孝绰[注] 随蜂绕绿蕙,避雀隐青薇。 映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