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重点中学胡佳伟老师08历史高考二轮精品专题教案:中国古代史回归教材专题(旧人教版).docVIP

南充市重点中学胡佳伟老师08历史高考二轮精品专题教案:中国古代史回归教材专题(旧人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南充市重点中学胡佳伟老师08历史高考二轮精品专题教案:中国古代史回归教材专题(旧人教版)

中国古代史回归教材专题 一、中国古代都城小专题 1、先秦:夏朝—阳城(今河南登封);商朝—亳(今河南郑州)或殷(今河南安阳);西周—镐(今陕西西安);东周—洛邑(今河南洛阳);战国七雄都城—齐临淄赵邯郸燕蓟韩郑魏大梁楚郢秦咸阳。 2、秦汉:秦朝—咸阳;西汉—长安;东汉洛阳。 3、隋唐:长安(政治文化中心,全国商业中心,国际大都会,宇文恺设计,宫殿宏伟,街道整齐,坊市分开,有排水与绿化设施,水陆交通便利);吐蕃—逻些(今拉萨);唐朝南诏两宋大理-阳苴咩城(今云南大理)。 4、宋元:北宋—东京(今河南开封);南宋—从应天(河南商丘)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元—大都;(东京、临安和大都的共同点:商业繁荣,交通便利);辽—上京(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夏—兴庆(今宁夏银川);金—从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到燕京、中都(今北京)。 5、明清:北京(布局:京城、皇城、宫城,进京看皇宫;特点:突出皇权);后金—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到盛京(今沈阳)。 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1、先秦:西周—分封制;战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 2、秦汉:秦朝—郡县制;两汉:刺史制度的演变(监察—地方行政);郡国并行与王国问题的解决;编户齐民制度。 3、宋元:北宋—知州与通判相牵制;辽—蕃汉分治;金—猛安谋克制;元—行省制度。 4、明清:明—废行省设三司;清—十八行省五将军辖区两个办事大臣辖区一个盟旗。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 1、春秋战国:冶铸业有划时代发展(铸铁柔化处理);青铜铸造工艺有新创造(金银错和雕铸);漆工艺有新成就(夹 );纺织业取得新进展(麻布残片);煮盐酿酒有较大发展(池盐井盐海盐;用曲);出现手工艺专著(《考工记》)。 2、南北朝:纺织以丝为主(织造机构和蜀锦);冶炼技术进步(相州军刀和百炼钢);制瓷技术成熟(白瓷开辟广阔前景);造纸进步明显(纸张取代简牍)。 3、唐朝:产地广;规模大;分工细多;技术高新。 4、明清:工具改(纱绸机);技术高(双色套印);分工细(织造和浆染);规模大(佛山冶铁);关系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四、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1、春秋战国:各地土特产品互相交流(南方象牙北方马东方鱼盐西方皮);许多城市成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出现许多有名的大商人(范蠡、吕不韦)。 2、南北朝:北方商业有所恢复;南方商业相对活跃。 3、隋唐:交通发达;货币统一;市场发达(场所固定;官员管理;邸店柜坊;店铺限定;时间限定;夜市草市);商人众多。 4、明清:国内商业繁荣(市场大、品种多、贩运快、城市多、向农村);对外贸易艰难(实行闭关政策,限制对外交往)。 五、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变化 1、秦朝:中央设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秘书和监察;“九卿”是虚指,是中央各部门的专职官员。 2、隋唐: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确立,唐太宗完善,中书省草拟政令(中书发令),门下省审核批驳(门下审令),尚书省颁发执行(尚书行令),三省集权于皇帝;六部分吏、户、礼、兵、刑、工。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相权,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封建社会官制的重大变革。 3、宋元:(1)北宋:按“分化事权”原则设三个副宰相,参知政事管行政,枢密使管军事,三司使管财政。(2)辽:实行“蕃汉分治”,中央设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管理契丹和其他少数民族;又设南面官,由契丹人或汉人担任,管理汉人和渤海人。(3)西夏:实行党项官职和汉族官职分开的制度。(4)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为全国最高行政机关(相当于秦朝丞相和唐朝尚书省),设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关;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设宣政院专管西藏和宗教事务。 4、明清:(1)明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听命于皇帝。(2)清初:议政王大臣会议限制了皇权;康熙帝设南书房;雍正帝设军机处;乾隆帝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中央设理藩院专管民族和外交事务。 六、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1、秦汉: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主管秘书兼管监察;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刺史制度,刺史“位卑权重”,可以监督诸侯王和地方高官。 2、隋唐:吏部分管监察事务。 3、宋元:北宋在地方上设通判,用以牵制监督知州;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关。 4、明清:明初在中央设都察院管监察;在地方设提刑按察司,分管监察和司法。 七、中国古代选官制度 1、秦汉:西汉武帝时开始实行察举制,分察举(自下向上推荐)和皇帝征召(自上向下招聘)等,先重“孝廉”,德才皆备,到东汉时注重门第族望,世家大族形成。 2、南北朝:九品中正制,按照“中正”所评品级决定官员奖惩,反映了世家大族(士族地主)的垄断地位。 3、隋唐: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产生了科举制。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科举制意义:打击门阀势力;扩大官吏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