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波波段频率很高,其频段范围也很宽(1GHZ~ 20GHZ ),因此其通信信道的容量很大。 微波通信受外界干扰比较小,传输质量较高。 与相同容量和长度的电缆载波通信比较,微波接力通信建设投资少,见效快。 地面微波接力的特点 相邻站之间必须直视,不能有障碍物(“视距通信”)。有时一个天线发射出的信号也会分成几条略有差别的路径到达接收天线,因而造成失真。 微波的传播有时也会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 与电缆通信系统比较,微波通信的隐蔽性和保密性较差。 对大量中继站的使用和维护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物力。 地面微波接力的缺点 地球 地面站 地面站 优点: 通信距离远,在电波覆盖范围内,任何一处都可以通信,且通信费用与通信距离无关。 受陆地灾害影响小,可靠性高; 易于实现广播通信和多址通信; 缺点: 通信费用高,延时较大; 10GHZ以上雨衰较大; 易受太阳噪声的干扰; 卫星通信 35,860 公里 地球 从技术角度上讲,只要在地球赤道上空的同步轨道上,等距离地放置三颗相隔120度的卫星,就能基本上实现全球的通信。 为了避免产生干扰,卫星之间的相隔不能小于2度,因此,整个赤道上空只能放置180个同步卫星。一个典型的卫星通常拥有12~20个转发器。 地球同步卫星 光波传输 应用:在短距离内连接两个通信设备; 缺点:不能穿透雨和浓雾,易受天气影响; 特点: 用于短距离通信,如电视、录象机等的遥控; 缺点: 不能穿透固体; 红外线 常用传输媒体的比较 本章主要介绍了数据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一些概念、多路复用技术、数据交换技术、传输介质。 重点是数据交换技术和传输介质。 小 结 B类线:两端线序一样,都为下列顺序。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A类线:一端是B类线顺序,另一端为下列顺序。 (1、3线对调,2、6线对调)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1 2 3 4 5 6 7 8 3 6 1 4 5 2 7 8 实验——网线的制作 1、将双绞线的一端插入压线钳的剥皮端,将双绞线的外皮剥去一小段,大约为1.2cm。 2、将双绞线根据排线顺序插入连接器(注意要插到底),直到另一端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根线的铜芯为止。 3、将接头放入压线钳的插座,然后用力压紧,使接头夹紧双绞线。 4、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另一端的制作,注意线的排列顺序(把线从下往上拿着,让接头的金属簧片面向自己,从左向右即为正确的顺序)。 实验步骤 B类线:两端线序一样,都为下列顺序。 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A类线:一端是B类线顺序,另一端为下列顺序。 (1、3线对调,2、6线对调) 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5、测试双绞线的导通性。按制作的情况,测试的结果有所不同。 A类线的测试结果是测线仪上的两排各8个灯从上往下依次亮过。 B类线的测试结果是灯亮的顺序为(1,3)、(2,6)、(3,1)、(4,4)、(5,5)、(6,2)、(7,7)、(8,8)。 连接类型 网线类型 计算机对计算机 A 计算机对集线器 B 集线器普通口对集线器普通口 A 集线器级联口对集线器级联口 A 集线器普通口对集线器级联口 B 集线器对交换机 A 集线器级联口对交换机 B 交换机对交换机 A 交换机对路由器 B 路由器对路由器 A 用于连接常见网络设备之间的网线类型 线路交换的特点 通信实时性强 通路一旦建立,便不会发生冲突,数据传送可靠、迅速、不丢失而且保持传输的顺序。 线路传输延时小,唯一的时延时电磁信号的传播时间。 呼叫建立时间长且存在呼损。在传统的公用电话网中,它约几秒至几十秒,在计算机程控交换网中,大约几十毫秒。 电路交换的信道利用率低。 系统无数据存储及差错控制能力 适用于实时大批量连续的数据传输。 2、存储转发交换 存储转发交换(Store and Forward Switching) 报文存储转发交换 分组存储转发交换 数据报 虚电路 H1 A 交换网 B D E C H5 H6 H4 H2 H3 H1 向 H5 发送报文 结点交换机 主机 在结点交换机 A 暂存 查找转发表 找到转发的端口 在结点交换机 C 暂存 查找转发表 找到转发的端口 在结点交换机 E 暂存 查找转发表 找到转发的端口 最后到达目的主机 H5 (1)报文存储转发交换 报头 正文 报尾 报文 报文存储转发交换特点 源节点和目标节点在通信时不需要建立一条专用的通路,没有建立电路和拆除电路所需的等待和时延; 电路利用率高,节点间可根据电路情况选择不同的速度传输,能高效地传输数据;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高,每个节点在存储转发中,都进行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