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在给定假设条件下,国际贸易将使各国同质要素获得相同的相对和绝对收入。 五、对赫克歇尔-俄林理论的经验检验 1.要素密集度逆转 2.贸易壁垒干扰 3.自然资源稀缺 4.新要素理论 (1)熟练劳动 (2)人力资本 (3)研究与发展 1、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一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其本国充裕生产要素的产品,并且进口那些密集使用其本国稀缺要素的产品。 如果两国具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则各国选择相对较高的要素密集度进行国际专业化分工,然后进行国际贸易,也可以获益. 2、模型结论的逻辑推理 各国生产同种产品时,价格绝对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 这种价格的绝对差别是由生产同种产品时的成本差别造成的 各国生产同种产品的成本不同,是由于生产要素价格不同造成的。 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差是由他们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不同造成的。 各国生产要素的不同丰裕度和各种产品所须要素比例的不同,使各国在生产相同产品时,分别在不同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李嘉图:劳动生产率造成成本差异 五、国际贸易对要素收入的影响 1、短期的收入影响 出口商品的价格的上升,有利于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出口部门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的提高,但不利于与进口竞争的部门收入水平的提高,相反会使该部门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下降。 相反,贸易保护会出现国民收入重新分配。 (思考:我国的贸易保护导致收入如何分配?) 2、长期收入效应-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前提:资本与劳动力可自由流动 内容: 对于一国:如劳动力密集型国家,开放贸易刺激了该产业产品的生产,该产业工人工资上升,吸引资本(土地)密集型产业工人流向此产业,劳动力供给减少,资本(土地)密集型产业的工人工资上升,而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增多,工资会下降。直到两产业工人工资水平一致。但整个国家劳动力价格上升。相反,资本或土地价格下降。劳动力价格与其他要素价格会呈均等化趋势。 要素价格反应模型说明 S D S D S S D’ D S’ D S’ D 对于贸易双方国来说 例如:假设中(A)和美(B)两国,生产机械(X)与布(Y),按要素禀赋论来看,中国是劳动力(L)密集国家,而美国是资本(k)密集国家,所以: PLAPLB,PkAPkB; 贸易后 中国:将大部分生产要素用于生产布,在要素市场上,要较多使用劳动力,则DL上升,则W上升;另一方面,由于资本稀缺,减少机械的生产而依靠进口,Dk下降,r下降。 美国:由于L稀缺,减少对布的生产,DL下降,w下降;K丰富,增加机械的生产,则Dk上升,r 上升。 结论:两国间的要素价格均等化,两国更加专业化。两国均得到净收益。 W 美高 中低 中高 美低 r 六、H-O模型的理论发展 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 专业化要素模式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1、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Stolper-Samuelson theorem) 在特定条件和假设前提下,一国产品价格的改变,从长期来看,将提高大量用于产品价格上升产业的要素的实际收益,降低大量用于产品价格下降产业的要素实际收益。 2、专业化要素模式 某种要素越是专业化生产出口产品,它便越能够从贸易中获益。相反,一种要素越是集中用于可进口商品的生产,便越容易因而受损。 3、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factor-price equalization theorem) 在特定条件和假设前提下,自由贸易不仅将使两国间的商品价格均等化,而且会使两国间的各种要素价格均等化,以至于即使在要素不能在各国间流动的情况下,两国工人也将享受同样的工资水平,两国中单位面积的土地也将获得同样的地租收益. 国际工资率的比较 (美国= 100) 因为这需要一系列的严格的假定条件:如两国生产同样两产品、技术水平相同、贸易中产品价格相同、规模报酬不变、无贸易保护等。在现实中很难满足。 七、H-O模型的实证研究 1、里昂惕夫之谜(Leontief Scarce Factor Paradox) 美国经济学家里昂惕夫在1953年用投入-产出法考察美国40-50年代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时,发现美国进口替代的资本密集度比美国出口品高出大约30%。但按H-O理论,美国属于资本充裕的国家,应出口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一反证被称为“里昂惕夫之谜”。 美国进出口要素构成( 1962年) 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 检验时间不具代表性 需求方面的影响 关税 人力资本 自然资源缺乏论 波温(Bowen),利默尔(Leamer)和斯维考卡斯( Sveikauskas)根据更多国家的数据对 H-O模型进行了检验,从更广程度上证实了里昂惕夫之谜。 2、南北贸易的检验 南北制成品贸易更符合H-O贸易模型 美韩贸易构成1992 (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科室全成本核算.ppt VIP
- (完整版)幼儿园五年发展规划【可编辑版】.docx VIP
- 福克纳 A Rose for Emily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 (英文原文+译文).pdf VIP
- 高考数学总复习《函数性质》专项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课题申报书:核心素养引领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研究.docx VIP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教案(含单元备课).pdf VIP
- 湖北省武汉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2025年秋期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有内容+二次备课版).docx
- 初中整本书阅读系列之《红星照耀中国》第8-9篇 同红军在一起PPT课件.pptx VIP
- 2024年初级会计职称《经济法基础》精讲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