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加大力度夯实基础(扶贫汇报)
加大力度 夯实基础
全力创建宁南山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示范县
一、取得的成效
去年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坚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先导性工程来抓,纳入全县整体工作来安排,摆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机制,突出重点、强化措施,全力创建宁南山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示范县,经过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两年来的艰苦努力,新一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第一批20个重点村实现了“五通四有一平六个一”的目标,贫困村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贫困农户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年来,20个重点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4年的888.6元增加到1548.7元,人均增加660.1元,增长74.3%,使3581户15185人实现了稳定解决温饱目标,绝对贫困人口由2004年的322户1183人减少到目前的230户804人;低收入贫困人口由2004年的1514户7173人,减少到目前的365户1689人,返贫率降到4.75%。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顺利推进,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快速发展。2006年末,预计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50万无,比上年增长2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60元,比上年增长16.7%,增幅创历史新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主要措施
(一)立足县情,创新扶贫开发新思路。面对扶贫开发新阶段新形势下面临的新任务,我们按照全县“3361”发展战略,在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新一轮扶贫开发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提出了“危房改造打基础、三个产业为支撑、六小工程相配套、民主管理作保障”的扶贫开发工作思路,科学编制了《泾源县第一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规划》和 20个重点村详细规划。在20个整村推进贫困村全面实施了“五通四有一平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工程(即贫困村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广播电视,有文化活动室、卫生医疗室、畜牧防疫改良点、村级小学,基本农田平,每户贫困户新建一座暖棚式牛舍、扶持一至两头基础母牛、培育与转移一个劳动力、培育一项特色增收项目、改良一处人居环境、建造一组沼气池),有效改善了第一批重点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草畜、育苗、劳务三个支柱产业初显成效,贫困村整体面貌和干部群众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二)以危房改造为重点,夯实扶贫开发基础。泾源县山大沟深、降水量大,气候阴湿,群众居住条件非常困难。安居才能乐业。因此,我们坚持把危房改造作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最基础的工程,按照“就地改造、集中搬迁改造、与旅游民俗村结合改造、分散改造”四种模式,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验收、确保质量的要求,对779户收入在1000元以下、688元以上的贫困家庭安排3000元危房改造补助资金,68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家庭安排8000元资金实行“交钥匙工程”,使一大批居住在危旧房屋的贫困农户圆了住房梦,激发了贫困群众建设新家园的建设热情,增强了群众通过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决心和信心。同时,按照因地制宜、分户实施的原则,以现在院落为单元,每户补助500元,对3350户人居环境较差的农户,实施以院落硬化、围墙改造、改灶改厕、翻修换瓦、卫生整治、庭院绿化为主要内容的人居环境改造工程,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极大地改善贫困农户的居住环境。
(三)以“三个产业”为支撑,增强扶贫开发后劲。产业扶贫是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必由之路,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因此,我们紧紧抓住增加农民收入这一核心不放松,强力推进草畜、育苗、劳务三个产业不动摇,围绕实现“人均1头牛、1亩苗、户均输出1个劳动力”的目标,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培育、壮大三个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增强贫困村“造血功能” 和自我发展能力。一是草畜产业发展壮大。以基础母畜群扩繁和多元化饲草料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黄牛冷配改良、饲草料加工调制、畜牧疫病防治、技术服务、市场培育五大体系建设,努力扩量提质。2006年末,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0.1万头,其中存栏6.6万头,增长29.7%,出栏3.5万头,增长41.9%。两年来,为整村推进重点村新建标准牛舍1570座,投放基础母牛4600头,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优质牧草3.45万亩,修建防疫改良点16个,配发铡草机688台。涌现出了大湾乡尚坪村、香水镇卡子村等一批养牛示范村,养牛业已成为支撑农民收入的致富产业。20个重点村人均牧业收入379元,比2004年增加96元。二是劳务产业效益提升。按照“硬作风、硬目标、硬措施”的要求,加大技能培训和有组织输出力度,千方百计提高输出稳固率和效益。20个重点村输出劳务4286人,创收286.3万元,人均668元,比2004年增加188元。三是苗木特色产业初显成效。坚持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BJ51T 140-2020 四川省不透水土层地下室排水卸压抗浮技术标准.pdf VIP
- 中级无机化学(第二版)全书课件电子教案汇总.ppt
- 船舶保安员Z09_5384-航海知识.doc VIP
- 海尔管理案例分析.doc VIP
- DBJ51T 246-2024 四川省岩土工程勘察钻探护壁技术标准.pdf VIP
- (高清版)-B-T 28053-2023 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pdf VIP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8章机械能守恒定律1功与功率课件.ppt VIP
- 2025-2026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八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英语试题(含解析).pdf VIP
- IEEE 1188-2005国外国际标准.pdf
- 安装、调试及验收方案,安装、调试及验收方案.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