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改定稿第四讲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本章学习目的和要求 1、认识近代农民、封建统治者、民族资产阶级等不同阶级及其代表人物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2、科学分析上述探索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认识这些早期探索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一节 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 一 、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农民是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治者的主要压迫对象和反抗力量。 太平天国运动: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地上天国”——农民阶级的探索 宗教是农民的思想武器 农民领袖由于阶级和时代的限制,无力提出科学的理论。 而没有一种适合农民思想的理论形式,是很难把农民从沉睡中唤醒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宗教就成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武器。 1、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发展到失败过程 全盛时期的胜利 由盛而衰:天京事变 1856年“天京事变”,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父杀天兄,总是一场空,打打包裹回家去,还是做长工。” 1864年洪秀全病故,同年湘军攻破天京——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1、《天朝田亩制度》 “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 ” 小农的理想社会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 平均分配土地缺乏社会条件和技术保障,逆历史潮流而动,空想。 圣库制度是军政、兵农合一的体制,制度设计存在矛盾,取消交换是历史的倒退,无法长期实行。 2、资政新篇的价值和意义 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方案。 对西方的理解比较透彻。认识到其制度的先进性。核心思想: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民。 如政治上法治而非人治,就可“禁朋党之弊”; 经济上主张发展资本主义 雇佣劳动制度,禁止卖奴制。 思想文化上强调言论自由和信息透明。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历时14年,转战18省,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天朝田亩制度》表达了数千年来农民对土地的渴望,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它的“拜上帝会”与《资政新篇》都有试图向西方学习寻求出路的趋向,是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它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它打击了外国侵略者,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 (二)、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主观原因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提不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自私、保守、狭隘、散漫),无法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并保持团结。 起义失败的原因 理论上不科学。“拜上帝会”的非科学色彩,不能从思想上正确指导农民战争。(迷信) 制度上少进步。“纲领”的空想性不能真正发动群众。(空想)(难以彻底反封建) 起义失败的原因 文化上太盲目。太平天国不能正确对待传统儒学,由虚无主义走向实用主义,难以争取知识界与说服民众。(孤立) 严厉批判传统文化,激起知识分子反目 。 捣偶像,折孔子牌位,焚书 “他们贬黜国内文人,所表现出来的政策极为恶劣。结果可能使帝国分裂:‘清’王朝完全覆灭似不可能” ——《赫德日记》(1854) 起义失败原因 外交上很懵懂。否定不平等条约,却又天真的将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笼统地视为“洋兄弟”。对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缺乏理性认识。(肤浅)(难以彻底“反帝”) 太平天国成败的教训 成——农民中蕴含强大的革命力量 败——农民的局限,旧式农民起义在近代已经无法解决中国的独立富强与民主进步问题。 结论 农民阶级不可能寻出一条民族独立、富强之路。 第二节 洋务运动的兴衰 中体西用 代表:洋务派 地主阶级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洋务运动的性质: 19世纪60~90年代兴起并发展,称为“洋务运动”、 “同治中兴”、“同光新政”、“自强新政”。 “地主阶级自救运动” 。 指导思想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李鸿章(洋务派)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倭仁(顽固派) 中体西用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冯桂芬《校邠(bin)庐抗议》 中:中国传统的皇权政治制度,儒家思想原则和伦理道德规范。 西:西方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即坚船利炮、声光电化等等。 (一)、洋务运动概况 代表人物: 中央:奕訢、文祥、桂良等 地方:李鸿章、曾国潘、左宗堂、张之洞; 口号:“求强、求富”; 目的:“安内”、“御外” 主要内容: 兴办近代军事、民用企业; 建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第5章 二元一次方程 问题解决策略:逐步确定 教案.docx VIP
- 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试卷.doc VIP
- 地震数据分析软件:SeisComP二次开发_地震监测系统部署与维护.docx VIP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模拟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音乐人吉他课.pptx VIP
- 隧道紧急停车带专项施工方案 - 生产安全.docx VIP
-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问题解决策略_逐步确定 (2).ppt VIP
- 北师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精品教学课件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问题解决策略_逐步确定.ppt VIP
- 问题解决策略:逐步确定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音乐人吉他课.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