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首富之张士平 张士平,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曾两次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2011年、2012年被胡润富豪榜评为“山东首富”,2012年名列新财富500富人榜第5名,2012年5月有媒体报道称,张士平所创办的魏桥集团,自办发电厂、自建电网,为旗下企业和周围供电且其电价比国家电网低三成以上。 目录 个人履历 张士平,1964年参加工作,1981年任邹平县第五油棉厂厂长,1994年任邹平县魏桥棉纺织厂厂长,1998年任山东魏桥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03年任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1993年当选山东省第九届人大代表,199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97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8年和2003年先后当选第九届和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13年新财富中国富豪榜张士平家族以300亿排名第十位。 个人成就 20多年前,张士平所在的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只是一个仅有61名职工的小型油棉加工厂,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拥有5个工业园、14个子公司、占地1000公顷、职工总数达18万人、集棉花加工、棉纺、织造、染整、热电、铝业等于一体的特大型综合企业,成为山东省26户特大型企业之一,也是世界上棉纺织能力最大的企业,其品牌影响力已经蜚声海内外。直至该集团销售收入依然保持了50%的增长速度,2005年以355亿元的销售收入、21.1亿元的年利润、257亿元的总资产跻身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榜第六位。2011年魏桥创业集团跃为山东省第二大企业,张士平家族也以300亿元财富成为胡润富豪榜山东首富。2012胡润百富榜,魏桥集团张士平家族再次成为山东首富。张士平这位全球最大棉纺织企业的当家人,也随着魏桥创业集团的惊人发展声名鹊起,被誉为“中国纺织行业巨人”,充满了传奇色彩 创业经历 迎难而上 八十年代左右,由于国家对棉花控制得比较严格,企业除了旺季收购棉花简单加工,其余时间便无活可干。为了改变半年开工半年闲状态,张士平在棉花加工行业第一个走出去收购大豆、花生、棉籽加工油料,到 1984年企业利润就跃居全国棉麻行业第一,引得各地棉花加工厂竞相学习仿效。但此时魏桥却上了毛巾厂项目,1986年当年建厂当年实现利润25万元。 1989年魏桥涉足棉纺时,全国棉纺织市场刚刚转入买方市场。但恰在这年,魏桥建成万吨纱锭,之后又筹资6000万元建成3万多枚纱锭的棉纺厂和336台织机的织布厂,到1992年企业年利税已达1260万元。1993年到1997年棉纺织市场两次跌入低谷,全行业连续亏损6年,但这一时期魏桥先后投资3.3亿元,使棉纺织能力扩大到28万锭。 当时企业面临的困境是:国内市场供过于求,纺织行业连年亏损,甚至连国家都不得不狠下杀手限产压锭。但魏桥不仅没有停步,反而在 5年内投入170亿元,将纱锭从33万枚增加到500万枚,织机从4000台发展到42000台。 1997年到2003年,魏桥出口创汇年均增长71.5%。到2004年集团销售收入已达231.25亿元,跃居全省第九。各项指标连续7年稳居全国同行业首位,并跻身中国工业企业百强、中国出口企业百强、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棉纺企业,更在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排行榜中荣列第六位。 生产能力的猛增不仅没有把魏桥拖入滞销困境,反而带来各项指标年均 50%以上的迅猛增长。 2003年10月以来,国家开始抑制局部投资过热,这也是魏桥进入棉纺织领域以来遇到的第三次宏观紧缩。但早在此前魏桥已把资金血脉接到了国际资本市场。当年9月魏桥股票在香港成功上市;次年5月在港首次配售成功,两次总计募集资金30亿港币。为了保证发行和配股成功,张士平马不停蹄穿梭于欧美,与跨国投资巨头交流沟通,并邀请他们来魏桥实地考察50多次,大大增强了他们连续增持魏桥股份的信心,其中仅摩根大通持股比例就高达12.49%。这一系列努力不但使魏桥纺织配售获得13.8倍的市盈率,而且直接推动了国际银团的长期再融资贷款。仅2003年9月至次年上半年,魏桥就融通外资5.15亿美元。 2005年,实行了40年之久的全球纺织品配额制度寿终正寝,先是美国三次限制中国纺织品进入数量,接着欧盟设限威胁接踵而至。然而面对如此动荡的国际市场,张士平带领的魏桥创业集团不仅没有收缩阵线,反而逆势而上,出人意料地投入70亿元巨资,扩建纺织印染服装系列项目。 思路决定出路 张士平认为,每一次市场波动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市场地位和发展差距往往在市场低谷时形成。追溯魏桥创业的发展历史,这种迥乎常态的逆向决策对张士平来说并非首次。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起步时,这位魏桥创业的决策者便弄潮在纺织市场和宏观政策的风口浪尖。也正是这一次次的“离经叛道”,缔造出了全球第一的传奇。 成功之道 三板斧(“快”、“高”、“低”) 魏桥创业的巨大成功依靠着张士平自己对市场的独特理解和把握,同时张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