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农业发展教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小兴安岭林区 肥沃的黑土地 我国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答题 二、农业布局特点 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地域差异显著,农业生产的地域性突出。 根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东北地区可划分为三大农业生产区域。 平原: 耕作农业区 山地: 林业和特产区 高原: 畜牧业区 1.耕作农业区 平原地区,包括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辽河平原。 主要分布: (1)玉米: 分布非常普遍,由南向北种植比例逐渐减少,松辽平原最为集中 (2)小麦和大豆: 种植比例由南向北逐渐增多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北部小麦最为集中 (3)水稻: 多种植在辽河、松花江流域的大型灌区以及东部山区的河谷盆地。现在已扩展到北纬500以北的黑龙江沿岸。 2.林业和特产区 主要分布: 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松等 (1)大、小兴安岭是我国最大林区 (2)长白山区是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产区 (3)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4)延边盛产苹果梨 (5)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白桦林 兴安落叶松 (1) 三河地区有著名畜种三河马、三河牛 (3) 广大农区的舍饲养畜业发展较快,主要饲养猪、肉鸡、肉牛、奶牛等。 3.畜牧业区 主要分布: 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2)松嫩平原西部是东北红牛的商品生产基地 三河牛 三河马 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四个区域的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A.草地、林地和草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B.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C.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B 三、大规模专业化生产——商品粮基地建设 人口稀少 土壤肥沃 商品率高 商品粮基地 突出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地区专业化生产 地形平坦、集中连片、耕地面积广 地理条件内部分异 特点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特点 地区专业化生产 第66页“活动” 1.(1)这里的大型国有农场集中,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地区专业化生产水平高,粮食总产量居全国前列,占全国总产量的1/7;东北地区人均粮食占有量高,出售的商品粮数量占全国商品粮总量的1/3。 (2)从农业生产条件看,这里人均占有耕地水平较高,更具有农业规模经营的基础。同时,伴随着全国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耕地资源将继续呈下降趋势,影响粮食总量的增长。因此,在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我国商品粮供给仍是一个比较紧张的格局。巩固东北的商品粮基地,将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主要依托。 (3)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由于过度开垦土地,在东北也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松嫩平原有一条大侵蚀沟,15年前这条沟一步就能跨过去,现在最宽处有50米,平均深度5米,县内原本没有河流和桥,而现在已经有500多座桥。 案例一 水土流失,土地肥力下降 我国东北地区50年前初垦时,这里的黑土层一般都有60至80厘米厚,最深的地方可达1米,然而仅仅半个世纪,这里的黑土层几乎薄了一半,一些地方只剩下薄薄的一层,颜色也慢慢由黑变黄。现在黑龙江省黑土区每年流失0.5至1厘米的黑土表层,而形成1厘米表土则需要400年时间,如果任其流失,再过50年黑土层将基本消失。 代价一 黑土的感叹 案例二 土地增值让农民“越轨” 我们该如何保护“北大荒” 材料2: 代价之二: 排干沼泽湿地扩大了耕地面积,短时间内增加了粮食生产,但导致生态破坏,又使农业综合效益降低 1998年嫩江、松花江特大洪灾 森林再遭劫难 案例三 森林面积减少 毁林开荒 过量采伐 重采轻育 滥砍滥伐 森林灾害 居民烧柴 我国东北的林区长期存在着以下现象: 森林覆盖率下降,质量下降,导致环境恶化,自然灾害严重 材料3: 代价之三 四、农业发展方向 (一)存在问题: (三)产生的原因: (四)实现东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导致农业生态环境退化 人口激增、高强度的农林开发,土地不合理利用 (二)表现: 水土流失、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盐碱化、草场退化加剧,自然灾害频繁,环境污染等 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入手,坚持开发、利用与治理、保护相

文档评论(0)

阿里山的姑娘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