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MA考卷上的“极限运动”,裸考VS全职考
财务工作是实践性很强的工种,从业人员工作繁忙。然而,为了更快升职,更好提升实践能力,会计人又不得不追着从业资格证、初中级职称、高级会计师甚至CMA证书奔忙。没证在手,匆忙的脚步始终难获安歇。
“CMA考试需重视,至少留出两个月全心复习”、“工作太忙,赶上了就去试一试,能不能过听天”……会计人备考因为各自的实际情况出现了两种有趣的相对状态,即裸考和全职考,堪称为“考卷上的极限运动”。
调查:六成考生在“裸考”
2015年CMA考试8月份考试时间越来越临近,现在很多考生都在摩拳擦掌的备考中,记者在某CMA论坛上发现一个针对此人群的趣味调查———受调查的六成多CMA考生表示没有准备或几乎没有做任何准备,被戏称为“裸考”一族。 陈XX,2011年毕业,他到了武汉市江夏区一家生物制药企业从事会计工作。 如今CMA证书已经到手,但想起2013年前后的CMA备考,他仍记忆犹新。 “那时候工作刚刚上手,经常加班,回家已经八九点,根本没时间没精力复习。”陈xx自称裸考一族。他回忆CMA考试第一天很早就到了考点,自认很早,还一路慢慢悠悠调整情绪,哪知到了教学楼下,不少考友正捧着一叠资料,口中念念有词,在做最后的准备。
和几位考友一聊,陈XX发现“志同道合”者不在少数。一位考友笑着说:“我的书基本上是全新的。虽然买了书,但是没怎么看,我是做好当炮灰的准备来的。”之前,这位仁兄还“基本没看书”地报考了国家公务员考试。 “别担心,我也是碰运气的。”旁边一个考生附和道,他手里的参考书同样没动几页。
“裸考”的比例有多高呢?陈XX考完之后在考试群里还专门发问,粗略统计,50人的考群,自称裸考的考生居然超过30人。
“裸考”源于高难度和工作忙
既然选择考试,为什么没有好好准备呢?30人中,绝大多数都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考题题量大、难度大,简单准备也没用。”当然,“本来就没抱太大希望,来试试的。”也不在少数。 上岸比例低,竞争激烈,确实是CMA考试的一贯“特色”。已经在北京一家公司工作了2年的陈小姐说:“大学毕业的时候没参加过CMA考试,觉得挺遗憾,感觉错过了什么一样。刚好打算年底换工作,就来试一下。”不过,因为觉得录取的几率“比中500万还难”,陈小姐几乎没有准备,在淘宝上买的几本参考书半年总共看了不到30页。
参加过2013年CMA考试的高先生则说:“CMA考试基本靠不得蒙,没办法不准备,准备起来又太辛苦。我都栽了两回,今年打算放弃了。”不止CMA考试,在中高级会计职称考场上,类似情形同样层出不穷。福建姑娘小黄,毕业3年有余,现为福建泉州一家大型机械制造企业的助理会计。她已经报考了今年的会计中级职称考试,去年就硬着头皮报考了一次,缴了费,关注了半月,但考前怯了场,“没看书,觉得根本不可能过,当时单位又在做月末盘点,就弃考了”。 今年再次报考,小黄早早暗下决心要好好复习,但是新的障碍出现了。“现阶段,好像男朋友和工作对我来说更重要。”小黄告诉记者,她已经26岁,家里催婚催得急,她也有了这方面考虑,因而年初到现在,她不时出现在各种相亲场合,维系这些感情自然也消耗了不少光阴。另外,就职单位似乎并不在意她的职称问题。“最近几个月,领导让我在财务部门各个岗位都锻炼了一番,对我还是比较器重的。我想做好手上的工作,到时候挣个升职也不错。”今年的中级职称考试希望能好好准备,小黄称到时候估计还得裸考,就当模拟考,熟悉题型题量,争取2016年考出个好成绩。
全职考:“极限运动”另一端
“其实当时的工作也没要求一定要CMA证书,只是很多人说做财务的需要有这个证。”在繁忙的工作中,不断进行着想复习与不想复习的思想斗争,最终以“微弱优势”通过了考试,陈XX如此描述报考CMA的历史。
CMA考试的内容涉及会计、管理、经济、金融等多方面的内容,考试主要以实用知识为主,知识覆盖面很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反映管理会计人员和财务管理人员在现今商业环境所需要的能力。要成为一名合格的CMA管理会计师,还必须累积熟练老道的工作经验。”CMA证书持有者黄学员现为北京一家大型出版集团的财务副经理,他与陈XX等“裸考”一族不同,当初备考可谓“背水一战”。“连续两年留出两到三个月的大块时间,不交际,疯狂做习题,最终一次性考试过关。”看到成绩通过的时候,黄学员心情十分激动,但回想到准备考试的那段艰苦日子,他称仿佛就在昨天。
黄学员觉得,CMA通过率不是很高是因为考CMA除了大学生之外还有一个较特殊的群体。他们普遍都不能全职复习,总是被这样那样的工作、家庭原因牵绊着,但他们的潜力的确是无穷的。几乎任何一个参考的人,只要给足够的时间,让他能够心无旁骛地学习,那么通过都是没有问题的。可是问题就在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