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语文早读材料:第14周 名士的风流 周三.docVIP

2014届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语文早读材料:第14周 名士的风流 周三.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高三上学期语文早读材料:第14周 名士的风流 周三

周三 风雅诗斋 赤 壁 杜 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 赤壁 周 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注]赤壁:赤壁山,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地处长江南岸,峙立江边。山岩呈赭红色,故称赤壁。相传为三国时吴、蜀联合火烧魏军处。戟:古兵器。长杆头上附有月牙状利刃。销:毁。将:拿起。认前朝:辨认出是前朝遗物。周郎:周瑜。铜雀:铜雀台,曹操所建,故址在今河南临漳县。二乔:即大乔、小乔。《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孙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乔公二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如二乔被俘送铜雀台,意味着东吴的败亡。魏帝:指曹操。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曹操领兵南下攻吴,北方士兵不习水战,所以用铁链将战船首尾联结。周郎部将黄盖以船载浸油枯柴,上盖惟幕,诈降曹操。当船靠近曹操的兵船时,吴兵纵火焚烧,这时恰好东南风起,火势向西蔓延,烧毁了曹操的船队,曹军大败。假:借。 鉴赏指引:杜牧的《赤壁》诗从赤壁之战的遗物入手,发表对这场战争的看法。他认为周瑜的成功出于侥幸。这一看法不一定正确,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周瑜、诸葛亮采取的联合政策,以及他们在军事上合理部署,占尽种种优势,是可以击败曹操的。诗的主旨在于感叹兴亡。 周曾的《咏史·赤壁》诗热烈地赞美了周瑜在这场决定性战役中的不朽功绩。并且通过战争场面的描写,使周瑜英雄形象跃然纸上。 文言读吧 太宗朝,有王著学右军(指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太宗又让人拿着新写的字去问王著,王著的回答依然像开初一样)。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匆忙)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超越前古,世以为由著之规益也。(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大家文坊 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   席慕容说:“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我们都是那个过河的人。”在生命之河的左岸是忘记,在生命之河的右岸是铭记。我们乘坐着各自独有的船在左岸与右岸穿梭,才知道 --忘记该忘记的,铭记该铭记的。   行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笑看窗外花开花落、叶枯叶落,静观天外云卷云舒、风停风起。在路上,我们经历着太多太多悲喜交集的事,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   东坡披发仰天大呼“大江东去”,他面临的那些烦心琐事顷刻之间沉入滚滚波涛之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壮阔的滔滔江水让东坡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失意、悲伤,忘记那些仕途的不得意。陶潜伴着”庄生晓梦迷蝴蝶”中的翩翩起舞的蝴蝶在东蓠之下悠然采菊。面对南山,渊明选择忘记,忘记那些官场的丑恶,忘记自己遇到的所有不快,这是心灵的选择,这是过河人在“河”的两岸所做出的明智的选择,这更是明智的“摆渡”。   人们在河的左岸停留着,在这之外,同样又有在右岸快乐生活着的人们。   坐在池边亭下泪流满面的独酌的易安居士,用她的文字告诉我她永远铭记着这一生之中所经历的点点滴滴,那是她在“争渡”途中所做出的选择。海子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告诉我“从明天起”他将记住所有的人生之“水”,因为那是他用于“浇灌”他的“花儿”的“玉露”。三毛用她的文字永远地记住了撒哈拉的灵魂。凡·高用《向日葵》永远记住了他的”船”……   这些是生命之河两岸的人生,这是忘记与记忆的选择。风吹起花瓣如同阵阵破碎的童年,决荒的古乐诠释灵魂的落差,躲在梦与记忆的深处,听花与黑夜唱尽梦魇,唱尽繁华,唱断所有记忆的来路,由分明的笑和谁也不知道的不分明的泪来忘记该忘记的不快和琐碎,来铭记该铭记的深刻与永恒。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航行于“生命之河”中,坐在自己独有的船上,知道--忘记在左,铭记在右,中间是无尽穿梭! 伴读引思:作者开篇引席慕容关于“生命是一条奔流不息的河”的比喻,巧妙领起,在热情真挚地诠释解说后,机智地将镜头一摇,用一句“在生命之河的航行过程之中,我们学会了忘记该忘记的悲欢之事,学会了铭记该铭记的点点滴滴”,架起过渡的桥梁,直奔文章的主题。作者用目光锁定古今中外的名人,从他们的事迹中概括出一条生命铁的规律——忘记该忘记的不快和琐碎,来铭记该铭记的深刻与永恒!正因为这样,他们才成就了事业,辉煌了人生,让历史感动,让世人铭记。在娓娓叙事中显出雍容典雅;在婉约抒情中透出热情豪放;文章写得纵横捭阖、恣意汪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