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大众文化的特征
一、大众媒介性
1、以规模化、广泛、迅速、连续传播信息的大众媒介,催生了许多大众文化热门事件:“芙蓉姐姐”、“犀利哥”、“超级女声”、《百家讲坛》、“小月月”……
2、新媒介技术的应用,对大众文化的内容和形态产生影响:德国导演汤姆.提克威的《罗拉快跑》
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的特点,掀起大众文化创新高潮
“《罗拉快跑》就是一部有关一名女子奔跑的电影。我认为影片具有动感对电影制作者来说是最重要的。动作片之所以很受欢迎,就是 因为它能让人获得一种速度感……我希望《罗拉快跑》能够抓住观众,带着观众一起跑,让观众有一种如同坐在游乐场的滑行铁轨车上的感觉。我想制造一种源于速度的纯粹愉悦感,在一场疯狂的追逐中传达一种因果关系。”
二、商业性
1、历史并不悠久、文化积累并不丰厚的美国创造出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集群?
2、大众文化的商业性造就了无数的“快餐文化”产品;
张艺谋《英雄》、《十面埋伏》:国人讽刺为“是摄影而不是电影,是技术而不是艺术”,但却有不差的票房成绩。
3、商业性一定程度上也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美国好莱坞电影:1967年《邦尼和克莱德》为标志的新类型影片
金庸的武侠小说:香港左派报纸《新晚报》连载作品——1959年独立创办《明报》—1962年,“难民潮”报道——文革时期开辟“北望神州”版——强化小说的精英意味。
《邦妮与克莱德》上映预示着新好莱坞时代的开始
三、流行性与时尚性
1、流行性
70年代末和八九十年代,邓丽君风行中国内地
新世纪以来,西方国家的异教、基督教异端、魔法故事等得以流行
大众文化作品得以流行的根源:触及社会心理、社会思潮,满足精神与心灵的需要。
2、时尚性
时尚是一种先锋的、消费的理念与行为,与青少年群体、与学历和收入较高的中产阶级更为密切。
对迪斯尼、哈利波特进行的价值产业链开发。
思考:为什么在中国还未能实现本土的文化产业?
四、类型性
1、类型性是指大众文化是根据细分受众群制作的,其产品的内容和形式有着较为稳定的模式。
2、类型性是大众文化运营过程中市场博弈反复进行的结果。
3、大众文化的类型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色彩:中西方小说的类型差异
西方侦探推理小说:科学理性思维、法制传统为背景;
中国武侠小说:政治上的人治传统,文化上的崇尚诗性浪漫
五、娱乐性
阿道司?赫胥黎
1894―1962
一位多产的英国作家,共写作50多部小说、诗歌、哲学著作和游记。
乔治·奥威尔1903-1950
英国记者、小说家、散文家和评论家。
《一九八四》
《美丽新世界》
描述了一个“安定“社会的种种。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人们将毁于热爱的东西
揭示极权主义下的种种。人们受制于痛苦,憎恨的东西会毁掉人们
两本书关于“压迫”、“读书”、“信息”、“真理”、“文化”等截然相反的论述
五、娱乐性
“娱乐”赢取时代“元媒介”的地位
“娱乐”的泛化乃至深入人心
电视的诞生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场喧哗缤纷的“杂耍”
“媒介即隐喻”:媒介用一种隐蔽但有力的暗示来定义现实世界
“如果一个民族分心于繁杂琐事,如果文化生活被重新定义为娱乐的周而复始,如果严肃的公众对话变成了幼稚的婴儿语言,总之人民蜕化为被动的受众,而一切公共事务形同杂耍,那么这个民族就会发现自己危在旦夕,文化灭亡的命运就在劫难逃。”
尼尔.波兹曼
六、世俗性
大众文化作品总是鲜明的表现普通百姓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旨趣。
(1)香港古惑仔系列电影
(2)金庸武侠小说
古惑仔系列其典型世俗思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韦小宝(1969年《鹿鼎记》)
小奸巨滑:狡猾,活泼,好动,好胜,懒惰,忠义,圆滑
世俗化
陈家洛(1955年《书剑恩仇录》)
白马王子
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反清复明、抗争到底
乔峰(1963年《天龙八部》)
顶天立地、大英雄
完美、高尚
精英文化的痕迹
精英思想退出舞台
七、后现代性
1、在后现代主义看来,世界本无终极价值与意义,也没什么中心,没有绝对的权威;
2、基本导向:碎片化、平面化、消解权威、倡导感官愉悦、强调消费
《鹿鼎记》中民族观念成为一种调侃、戏耍的对象:陈近南的形象、韦小宝与岳飞
《武林外传》对社会现象、文化热点的讽刺
网络文化
第三章
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其社会文化影响
一、大众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一)民国时期
我国现代大众文化可追溯到20世纪初的晚清时期。
1、小说
(1)言情小说
鸳鸯蝴蝶派:以文学的娱乐性、消遣性、趣味性为旨趣,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文化。
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阴花下,像一对蝴蝶,一双鸳鸯”
代表人物:张恨水、严独鹤、周瘦鹃、包天笑等
(2)武侠、侦探小说
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等;写实与神怪相结合,善于编故事,奠定现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