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信息系统规划和的分析方法汇总和比较.doc
信息系统规划与分析方法汇总和比较
——DTGCargo信息平台适用方法分析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概述
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有很多,但汇总起来基本上都可归属到三个大类中,即:结构化方法、信息工程方法、面向对象方法。其它很多方法,如UP,XP,RAD等都可以看作是这些基本方法的延伸或变体。这三类方法都具有明确的方法论指导,专门的技术与工具支持,各自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支持这些方法应用于实践的基本模型就是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模型。下图描述了不同方法在系统开发生命周期中的不同特点:
本质上说任何信息系统的开发都需要经历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支持这些过程,但顺序的执行这些过程,即按照瀑布模型来开发系统越来越受到批评。原因就在于信息系统是易变的,试图通过一个阶段完整的工作将成果固定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传统的结构化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使用的系统生命周期模型主要的是瀑布模型,它们每一阶段的输出成为下一阶段的输入,在下一阶段开始之后修改前一阶段的成果(从而必然要同时修改本阶段的成果)将引起大量技术文档的修正,经常会引起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困难。针对这种情况系统的生命周期模型出现了许多变体,如迭代模型、螺旋模型。其基本的思想就是认为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完成分析是不现实的,分析、设计、开发过程必须不断的进行迭代,在迭代中不断补充需求、完善设计。这两种模型基本上都是基于风险驱动的,即将复杂项目分解,通过分析项目面临的风险,不断处理高风险活动,使迭代得以延续。面向对象的方法由于其技术特点,被业界认为是高度迭代的方法,而传统的结构化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虽然在实际工作中通常会使用迭代的思想,但就其技术特点而言,对迭代的支持力度是偏弱的。
在这里需要提及原型化方法。很难把原型化的方法与前述三种方法并列为一种独立的体系方法。原型的基本思想就是在复杂系统建立之初,先建一个初步的、可以运转的模型,使用模型测试和验证分析或设计的可行性/正确性。原型可以应用于许多不同的目的,如废弃原型、发现原型、设计原型和进化原型。应用原型化是指一种发现需求的策略。原型化方法通常还和快速开发方法一并提起,在快速开发方法中通常使用进化原型,即将原型应用于项目的始终,通过不断迭代,最终形成真实的软件产品。
系统分析与系统规划
信息系统分析的目标
系统分析的目标是通过对业务和系统的详细调查与分析获得系统的功能性与非功能性需求,通过建模技术将这些需求形式化,并以此为依据提供系统设计和实施的方案,为后续的设计与开发提供指导。无论是哪类系统开发方法,无论是否有完整的系统规划阶段,需求的调查和为需求建模都是不可避免的,只是不同的方法论提供不同的思路、使用不同的工具完成这两项工作。
需求调查
首先是需求调查,通过识别现有系统的处理过程为新系统开发需求和模型。需求调查通常专注于解决三个问题:业务和运作是什么(也就是企业想做什么,做哪些事情),业务过程是什么(也就是我们如何可以完成我们的事情),需求信息是什么(也就是为了完成这些业务运作,我们需要哪些信息)。事实上,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业务流程的分析,这个调查分析完全是基于业务本身的,它从企业关注的业务目标开始展开调查。通过向系统相关者发放和收集调查表,复查现有报表、表格和过程描述,主持与用户的面谈和讨论,观察商业流程和工作流等方法完成需求的调查。现代的业务分析通常和企业流程再造(BPR)结合起来,通过对工作流建模,以一种全局的流程再造,不仅对无法自动化的商业流程进行了优化,而且可以从中发现更多、更好的可以自动化的流程,从而全面的提高企业运作的效率。
对需求的一般建模
有了对业务的调查,我们并不能直接将其转化为可以指导设计的系统需求。因此必须对需求建模。对需求建模的一个基本的思路就是将系统看作一个黑盒。不断的询问需要这个系统做什么,这个系统因此必须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在这种反应中系统必须与哪些事物打交道。在这一连串的问题中就可以总结出一个基本的需求模型,我们暂且把它叫做事件模型。事件是引发系统反应的事情,从这个意义上讲,系统总是事件驱动的。系统的反应可以有三类,其一是系统外部的要求,如客户要求打印报关单,这被称作外部事件,其二是到时间必须自动处理一些事情,如月底必须出帐单,这被称作临时事件,其三是系统内部状态发生变化,自动引发一些事情的处理,如由于销售导致库存为零,这时引发订货事件发生。通过这三类事件就可以描述系统的各种反应,这些反应在传统的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中用不同的技术进行不同的表达,从而导致不同的设计与实现方案。事件的发生离开事物就变成了抽象的、不可琢磨的东西。因此描述事件,必然引出事物,事物就是构成系统的实体或对象。事件构造了系统的动态模型,事物及其之间的关系构造了系统的静态模型。无论是传统的方法(结构化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还是面向对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