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无线网的公共自行车管理设计硬件部分开题答辩剖析.ppt

基于无线网的公共自行车管理设计硬件部分开题答辩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无线网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的设计——硬件部分 设计人:赵旭东 指导老师:张宇林 主要内容 选题目的和现实意义 1 国内前景 2 国外发展 3 研究方法及实现功能 4 1.选题目的和现实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交通问题已然成为了众多大城市的“城市病”,过量私家车和公务车一方面造成了城市的拥堵,另一方面排放的汽车尾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随着两型社会的宣传与实践,“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越来越受到追捧,全国各地兴起了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热潮。 公共自行车在国外已很普及,所以在国内也必将推广普及。现在很多企业、学校都在向郊外搬迁形成工业园、大学城等,因此上班族、学生等人群外出等多有不便。引进自助公共自行车系统,能够方便人们日常上班、外出、游玩、逛街等,而且骑自行车是一种具有环保、健身、娱乐、无噪音于一体的出行方式,值得大力提倡。自助公共自行车由运营商统一布点铺放,安装在公交站点、工业园区、学校大门等使用人群较多的区域,通过设备综合管理平台实现智能化、无人化统一管理,必将受到人们的青睐。 2.国内前景 国内的大城市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比如,北京在“十一五”期间,投入7 .15亿元资金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公共交通投入占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的比例将达到45%。公交汽车和城市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发挥着大动脉的作用,但是由于线路和站点布局的限制,是无法覆盖城市每一个角落的。即在公共交通体系的末端,缺少一套针对每个乘客特定的短途出行需求的公共交通微循环系统。因此才会出现所谓“最后一公里”问题和黑出租、摩的泛滥而又屡禁不止的现象。为此一种能够实现城市公共交通微循环的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也就有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广阔的市场。 3.国外发展 国外公共自行车的实施的成功经验大体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科学合理的规划是系统成功的保证 第二、政府的支持是系统成功的关键因素 第三、稳定可靠的技术支撑是系统成功的必要条件 4.研究方法及实现功能 4.1系统概述 无线智能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由射频识别作为核心系统,这使每一辆自行车都会拥有一个标签,同时车主也有一张与之匹配的 IC 卡。车主在存取车时必须刷卡,通过对车辆和 IC 卡信息的读取、对比,系统便会判定此次存取操作的合法性,再根据结果的不同做出相应的反应。若有非法的取车操作,系统会通过现场的报警装置和接收设备,进行防盗措施,避免了车辆的丢失。 4.2系统总体结构框图 整套系统分为若干个节点和一个中央服务器,每个节点在实际环境中代表一个停车场。 各节点通过 RFID 射频设备收集自行车的信息并通过接触式天线读取用户 IC 卡数据; 最后通过以太网传递给服务器。服务器汇总各个自行车停放的数据,进行数据的存储和比对,将反馈信息通过网络传送到各个监测终端,通过一系列指令控制节点执行相应的操作。 4.3节点结构框图 一个节点的结构如图所示。各个节点通过RFID 射频读卡器检测自行车内的智能芯片,并存储相关数据;同时 IC 卡读卡器通过天线读取IC 卡信息。节点通过控制的ARM 用无线网将信息发送至服务器并接受反馈数据,执行相关的提示或报警操作。 射频识别电路 无线通讯电路 单片机外接电路图

文档评论(0)

三四五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