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同步学案: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人教版必修3).docVIP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同步学案: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人教版必修3).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沭阳银河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同步学案:第19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人教版必修3)

必修III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班级: 组别: 姓名: 等级: 第19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考点要求】 “两弹一星”;载人航天;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考点梳理】 一、“两弹一星” (1)内容:以发展_______、导弹和____________为重点。 (2)成就: ①_____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此后,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我国建立秦山核电站和_____________。 ②1964 年,中国自行设计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_____ 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开始进入________。 【易错易混点】 “两弹一星”指的是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其中“两弹”不是原子弹、氢弹。 二、载人航天 (1)提出:1992 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成就:2003 年 10 月,“神舟 5 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________成为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中国成为世界第__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 1.成就:1973 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_________。2001 年,他获得国家最高奖项——“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不仅大大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学以致用】 1.中共中央决定研制“两弹一星”的直接原因是( ) A.新科技成果往往最先应用于军事领域 B.国防现代化程度集中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综合国力 C.反对核垄断,打破核威胁 D.对周边国家形成震慑作用 2.2003 年 10 月 16 日 6 时 23 分,苍茫的内蒙古草原敞开胸怀深情地拥抱朝阳中缓缓降落的、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的“神舟 5 号”飞船。39 年前的同一天,一朵从西北大漠深处腾空而起的蘑菇云,同样震惊了世界……这朵“蘑菇云”指的是( ) A.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B.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中国成功研制出 “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 3.“这表明中国已成为 21 世纪世界舞台上科技与经济的强大参与者。”下列史实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1964 年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 B.1970 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C.袁隆平成功培育出南优 2 号杂交水稻 D.2003 年 10 月“神舟 5 号”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4.下列科技成就中,被称为是继“两弹一星”之后我国科技发展史上又一个光辉里程碑的成就是( ) A.杂交水稻 B.青藏铁路的开通 C.“神舟”系列载人飞船的发射与回收 D.“银河”系列计算机的成功研制 5.下列属于我国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中取得的科技成就有( ) ①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 ②成功发射载人航天飞船 ③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④“银河-Ⅰ号”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④ 6.邓小平指出:“如果(20 世纪)60 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的国际地位。”下列对邓小平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说明尖端科技的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巨大 ②当代社会激烈的经济竞争和军事政治角逐,实际是科技力量的竞争 ③“两弹一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国际影响 ④科技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7.“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这一“事实”指(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C.“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神舟 5 号”载人飞船发射并成功返回 8.2011 年 3 月 16 日上午 10 时,由于地震、海啸的影响,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第 3 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东京辐射超标23 倍,茨城辐射高出 300 倍。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事件震惊世界,也给核电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中国掌握核技术开始于( ) A.20 世纪 50 年代 B.20 世纪 60 年代 C.20 世纪 70 年代 D.20 世纪 80 年代 9.某兴趣小组以“新中国科技世界之最”为课题,开展研究,收集到以下资料,其中最适合入选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jl2016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