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_T2686-2015旱作玉米全膜覆盖技术规范.docVIP

NY_T2686-2015旱作玉米全膜覆盖技术规范.doc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65.020.01 B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86—2015 旱作玉米全膜覆盖技术规范 Whole film mulch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rn on dryland 2015-02-09 发布 2015-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I % / ,i — 刖 吕 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甘肃省农 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森、钟永红、吴勇、张赓、崔增团、万伦、白由路、高祥照。 旱作玉米全膜覆盖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旱作玉米全膜覆盖技术的播前准备、起垄、覆膜、播种和田间管理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年降水量250 mm~ 550 mm地区的旱作玉米。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735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旱作农业___ dryland farming 指主要依靠自然降水进行生产的农业,也称雨养农业。 3.2 全膜覆II技举 whole film mulching techniques 用地膜对地表进行全覆盖,实现集雨、保墒、增温、抑制杂草等多种功能的高效用水农业技术模式。 3.3 覆盖保墒 mulching for soil moisture conservation 指在田间覆盖地膜、秸杆、生草等,起到集雨、保墒等作用,实现高产稳产目标。 4技术原理 玉米全膜覆盖是旱作农业的关键技术之一,其原理是在田间起大小双垄,用地膜对地表进行全覆 盖,在垄沟中种植,集成膜面集水、垄沟汇集、抑制蒸发、增温保墒、抑制杂草等功能,充分利用自然降水, 有效缓解干旱情况,实现高产稳产。 5技术要求 5.1播前准备 5.1.1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理化性状良好、保水保肥能力较强的地块。 1.2整地蓄墒。前茬作物收获后,采取深松耕、耕后耙耱等措施整地蓄墒,做到土面平整、土壤细绵、 无坷垃、无根茬,为覆膜、播种创造良好条件。 1.3施好底肥。增施有机肥料,根据作物品种、目标产量、土壤养分等确定化肥用量和比例,科学施 用保水剂、生根剂、抗旱抗逆制剂以及锌肥等中微量元素肥料。因覆膜后难追肥,推荐施用长效、缓释肥 料以及相关专用肥。底肥可在整地起垄时施用。 1.4选用良种。根据降水、积温、土壤肥力、农田基础设施等情况选择适宜品种。在西北地区海拔 1 800 m以下地区宜选用中晚熟品种,海拔1 800 m~ 2 000 m地区宜选用中熟品种,海拔2 000 m~ 2 300 m 地区宜选用中早熟品种。 5.2起垄 2. 1起垄规格。大垄垄宽约70 cm,垄高约10 cm;小垄垄宽约40 cm,垄高约15 cm;大小垄相间,中 间为播种沟,每个播种沟对应1大1小2个集雨垄面,见图1。 图1起垄覆膜 5.2.2起垄方法。按照起垄规格划行起垄,做到垄面宽窄均匀,垄脊高低一致,无凹陷。缓坡地沿等高 线开沟起垄,有条件的地区推荐采取机械起垄覆膜作业。 土壤处理。病虫草害严重的地块,在整地起垄时进行土壤处理,喷洒农药后及时覆盖地膜。 5.3覆膜 5. 3. 1地膜选择。地膜应符合GB 13735要求,优先选用厚度0. 01 mm以上的地膜。杂草较多的地块 可采用黑色地膜,积极探索应用强度与效果满足要求的全降解地膜、彩色地膜和功能地膜。 5.3.2覆膜时间。根据降水和土壤墒情选择秋季覆膜或春季顶凌覆膜。在秋季覆膜可有效阻止秋、 冬、春三季水分蒸发,最大限度保蓄土壤水分。在春季土壤昼消夜冻、白天消冻约15 cm时顶凌覆膜,可 有效阻止春季水分蒸发。 5.3.3覆膜方法。全地面覆盖,相邻两幅地膜在大垄垄脊相接,用土压实。地膜应拉展铺平,与垄面、 垄沟贴紧,每隔约2 m用土横压,防大风揭膜。覆膜后在播种沟内每隔50 cm左右打直径约3 mm的渗 水孔,便于降水入渗。加强管理,防止牲畜人地践踏等造成破损。经常检查,发现破损时及时用土盖严 或进行修补。可用秸秆覆盖护膜。 M播种 4. 1播种时间。通常在耕层5 cm~ 10 cm地温稳定通过10°C时播种,可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作物品 种等因素调整。 5.4.2种植密度。根据土壤肥力、降水条件和品种特性等确定种植密度。在西北地区年降水量250 _? 350 mm的地区每667 m2以3 000株~ 3 500株为宜,株距35 cm

文档评论(0)

fdfdsos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100020006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