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ICS 65.020 B 16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88—2015
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长芒苋
Codes of practice for monitoring invasive alien species—Amaranthus palmeri Watson
2015-02-09 发布
2015-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目 次
tfW n
i細 i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雌X 1
4监测区的划分 1
5发生区的监测 1
6潜在发生区的监测 2
7标本采集、制作、鉴定、保存和处理 3
8监测结果上报与数据保存 3
附录A(资料性附录)长芒苋形态特征 4
附录B(资料性附录)长芒苋近缘种检索表 5
附录C(规范性附录)长芒苋监测样地调查结果记录格式 6
附录D(规范性附录)样点法中不同生境中的样线选取方案 7
附录E(规范性附录)长芒苋监测样点法调查结果记录格式 8
附录F(规范性附录)长芒苋监测样点发生面积调查结果记录格式 9
附录G(资料性附录)长芒苋经济损失估算方法 10
附录H(规范性附录)长芒苋监测样点法调查结果记录格式 11
刖
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 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付卫东、张国良、孙玉芳、宋振、张宏斌、韩颖。
n
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长芒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长芒苋监测的程序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对长芒苋发生区和潜在发生区的监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1861—2010外来草本植物普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监测 monitoring
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调查或其他程序持续收集和记录某种生物发生或不存在 的数据的官方活动。
3.2
适生区 suitable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area
在自然条件下,能够满足一个物种生长、繁殖并可维持一定种群规模的生态区域,包括物种的发生 区及潜在发生区(潜在扩散区域)。
4监测区的划分
开展监测的行政区域内的长芒苋适生区即为监测区。长芒苋的识别特征参见附录A、附录B。
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发生区与潜在发生区划分的基本单位。县级行政区域内有长芒苋发生,无论 发生面积大或小,该区域即为长芒苋发生区。潜在发生区的划分应以农业部主管部门指定的专家团队 做出的详细风险分析报告为准。
5发生区的监测
1监测点的确定
在开展监测的行政区域内,依次选取20%的下一级行政区域直至乡镇(居民委员会),每个乡镇(居 民委员会)选取3个行政村,设立监测点。长芒苋发生的省、市、县、乡镇、居委会或村的实际数量低于设 置标准的,只选实际发生的区域。
5.2监测内容
监测内容包括长芒苋的发生面积、发生动态、分布扩散趋势、生态影响、经济危害等。
5.3监测时间
每年对设立的监测点开展调查,监测开展的时间为长芒苋的苗期至种子成熟期。
5.4群落调查方法
在监测点选取1个?3个长芒苋发生的典型生境旱田、荒地、沟渠边、道路旁、粮库周边等设置样 地,在每个样地内选取20个以上的样方,样方面积1 m2。取样可采用随机取样、规则取样、限定随机取 样或代表性样方取样等方法。
对样方内的所有植物种类、数量及盖度进行调查,调查的结果按附录C的要求记录和整理。
5.4.2样线法
在监测点选取1个?3个长芒苋发生的典型生境样地,选取2条样线,每条样线选50个等距的样 点。按照附录D给出的长芒苋常见的一些生境中样线的选取方案使用。
样地确定后,将取样签以垂直于样点所处地面的角度插人地表,插人点半径5cm内的植物即为该 样点的样本植物,调查样点内的所有植物并按附录E的要求记录和整理。
样方法或样线法确定后,在此后的监测中不可更改调查方法。
5.5发生面积调查方法
采用踏查结合走访调查的方法,调查各监测点中长芒苋的发生面积与经济损失,根据所有监测点面 积之和占整个监测区面积的比例,推算长芒苋在监测区的发生面积与经济损失。
对发生在农田、果园、荒地、绿地、生活区等具有明显边界的生境内的长芒苋,其发生面积以相应地 块的面积累计计算,或划定包含所有发生点的区域,以整个区域的面积进行计算;对发生在草场、森林、 铁路公路沿线等没有明显边界的长芒苋,持GPS仪沿其分布边缘走完一个闭合轨迹后,将GP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NY_T2674-2015水稻机插钵形毯状育秧盘.doc
- NY_T2675-2015棉花良好农业规范.doc
- NY_T2676-2015棉花抗盲蝽蟓性鉴定方法.doc
- NY_T2677-2015农药沉积率测定方法.doc
- NY_T2678-2015马铃薯6种病毒的检测RT-PCR法.doc
- NY_T2679-2015甘蔗病原菌检测规程宿根矮化病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法.doc
- NY_T2680-2015鱼塘专用稻种植技术规程.doc
- NY_T2682-2015酿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doc
- NY_T2683-2015农田主要地下害虫防治技术规程.doc
- NY_T2684-2015苹果树腐烂病防治技术规程.doc
- NY_T2689-2015外来入侵植物监测技术规程少花蒺藜草.doc
- NY_T2690-2015蒙古羊.doc
- NY_T2691-2015内蒙古细毛羊.doc
- NY_T2694-2015饲料添加剂氨基酸锰及蛋白锰络(螯)合强度的测定.doc
- NY_T2695-2015牛遗传缺陷基因检测技术规程.doc
- NY_T2696-2015饲草青贮技术规程玉米.doc
- NY_T2697-2015饲草青贮技术规程紫花苜蓿.doc
- NY_T2699-2015牧草机械收获技术规程苜蓿干草.doc
- NY_T2700-2015草地测土施肥技术规程紫花苜蓿.doc
- NY_T2701-2015人工草地杂草防除技术规范紫花苜蓿.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