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稳态分析课设目录
1.任务书………………………………………………….(2)
2.模型简介及等值电路………………………………….(3)
3.修正方程的建立……………………………………….(4)
4程序流程图.………………………………….………...(5)
5. MATLAB程序编写………………….……………… (6)
6.结果分析……………………………………………….(8)
7.设计总结……………………………………………….(12)
8.参考文献……………………………………………….(13)
《电力系统分析》
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 目 利用PQ法实现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程序设计 学生姓名 学号 2 专业班级 设
计
内
容
与
要
求 1. 设计要求:
掌握MATLAB语言编程方法;理解和掌握运用计算机进行潮流计算的基本算法原理;针对某一具体电网,进行潮流计算程序设计。
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电力系统稳态分析中课程中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内容
1)学习并掌握MATLAB语言。
2)掌握变压器非标准变比概念及非标准变比变压器的等值电路。掌握点导纳矩阵的概念及导纳矩阵的形成和修改方法。3)掌握电力系统功率方程、变量和节点分类。
4
5)选择一个某一具体电网,编制程序流程框图,用MATLAB语言进行PQ法潮流计算程序设计。
6)利用MATLAB语言编制潮流计算的程序,并上机调试程序,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分析。
7)整理课程设计论文。 起止时间 200 年 月 日 至 200 年 月 日 指导教师签名 200年 月 日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 200年 月 日 学生签名 200年 月 日
2模型简介及等值电路
2.1 模型简介
电力网络接线如下图所示,各支路阻抗标幺值参数如下:Z12=0.02+j0.06,Z13=0.08+j0.24, Z23=0.06+j0.18, Z24=0.06+j0.12, Z25=0.04+j0.12, Z34=0.01+j0.03, Z45=0.08+j0.24, k=1.1。该系统中,节点1为平衡节点,保持为定值;节点2、3、4都是PQ节点,节点5为PV节点,给定的注入功率分别为:
, ,,。各节点电压(初值)标幺值参数如下:
节点
1
2
3
4
5
Ui(0)=ei(0)+jfi(0)
1.06+j0.0
1.0+j0.0
1.0+j0.0
1.0+j0.0
1.1+j0.0
计算该系统的潮流分布。计算精度要求各节点电压修正量不大于10-5。
图4
2.2 等值电路
这次等效电路是把标号和标号互换,然后注意将PV节点放在PQ节点的下方,即1变4,2变1,3变2,4变3。
三、修正方程的建立
第一步简化:高压网络中,X>>R,?→P,相应的J≈0,U→Q,N≈0,
第二步简化:加上系统的稳定性要求,即:│?i-?j││?i-?j│max,
│?i-?j│max=(10°-20°);
第三步简化:
建立修正方程式:
四.程序流程图
五、MATLAB程序编写
clc;clear;
g(4,1)=2.7500;b(4,1)=-8.2500; %?÷?§?·μ??éμ?±ê???μ£?
g(4,3)=1.2500;b(4,3)=-3.7500;
g(1,4)=2.7500;b(1,4)=-8.2500;
g(1,2)=1.6667;b(1,2)=-5.0000;
g(1,3)=3.3334;b(1,3)=-6.6667;
g(1,5)=5.0000;b(1,5)=-15.0000;
g(2,1)=1.6667;b(2,1)=-5.0000;
g(2,3)=10.0000;b(2,3)=-30.0000;
g(2,5)=1.2500;b(2,5)=-3.7500;
g(3,4)=1.2500;b(3,4)=-3.7500;
g(3,1)=3.3334;b(3,1)=-6.6667;
g(3,2)=10.0000;b(3,2)=-30.0000;
g(5,1)=5.0000;b(5,1)=-15.0000;
g(5,2)=1.2500;b(5,2)=-3.7500;
b(1,1)=-0.8250;b(4,4)=0.7500;
g(1,1)=0.275;g(4,4)=-0.25;
delt(1)=0.0;delt(2)=0.0;delt(3)=0.0;delt(4)=0.0;delt(5)=0.0;
u(4)=1.1;u(1)=1.0;u(2)=1.0;u(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