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概况 二、结构渗水情况 三、本次论证的内容 四、渗水处理工艺对比 五、S.G.G工艺施工方法 六、应急处置 七、裂缝表面处理(环氧树脂封缝胶) 目 录 主体结构结构形式 建筑规模:总建筑面积15559㎡,车站建筑面积12234㎡,站厅层面积为4586㎡,站台层面积为6981㎡,站厅公共区面积1839.5㎡,换乘节点处建筑面积为1014㎡(九号线实施),车站附属面积为3325㎡。 车站主体采用明挖法施工,主体基坑总长279.800m,标准段总宽度13.800m,,总高23.450m,顶板覆土2.90~3.39m,为地下三层单跨箱型结构。 混凝土强度等级:主体结构外墙、顶板、底板、顶纵梁、底纵梁:C40,抗渗等级P10。中层板及中纵梁:C40。立柱:C50。 一、概况 由于地下三层混凝土结构位于地下水范围内,且结构混凝土出现裂缝,防水质量存在问题等多方面因素,造成地下三层底板与侧墙腋角处存在多处渗水情况。 二、结构渗水情况 渗水情况照片 渗水情况照片 本次论证的内容为地铁14号线丰台北路站渗漏水处理及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案论证。 三、本次论证的内容 1、发泡聚氨酯泡沫系列 原理:注入以水为反应催化剂的聚氨酯,引起发泡。 缺点:(1)开始阶段因受到发泡颗粒的影响注入受阻,而后期灌注的注入剂不被发泡。(2)对水、热、紫外线耐久性差。 四、渗水处理工艺对比 2、膨胀水泥浆系列 原理:注入以水为反应催化剂的超速硬水泥,引起硬化。 缺点:(1)过高的灌注压力会使背面空隙变宽,水合反应中渗入间隙的水分会使粘合力下降。(2)对水耐久性(吸水性强)差。 四、渗水处理工艺对比 3、沥青胶+膨润土混合剂 原理:吸水后膨胀的膨润土粉末和水溶性沥青胶注入并填满背面空隙。 缺点:(1)过渡的灌注压力会使背面空隙变宽,开始阶段受到膨胀颗粒的影响灌注受阻。(2)对水耐久性(有限的吸水性和水分解性)差。 四、渗水处理工艺对比 4、S.G.G工艺 特征1:使用丙烯酸、丙烯酸酯等溶胀性树脂(吸水性强的高分子量树脂),水分的吸收、凝胶化过程快,止水效果佳。 特征2:能吸收和凝胶化自身体积5倍以上的水分,能够容纳持续渗入的水分,维持长时间的止水效果。 特征3:注入浆液后,即使空隙或背面遭受反复的干燥和湿润,仍可维持持续的止水效果。 特征4:浆液为低粘性体,无需过高的灌注压,且膨胀时强度低,不会扩大背面空隙。它还具有粘合性,能够充分承受背面水压的冲击。因不溶于水,具备了卓越的耐久性和环境亲和性。 综上所述,本站渗水点处理采用S.G.G工艺进行处理。 四、渗水处理工艺对比 1、使用材料的介绍 S.G.G为span gel grout的缩写,是指以丙烯酸酯系列药液为注入剂的溶胀防水材料灌浆工艺技术。 2、工艺技术概要 S.G.G灌浆药液是超低粘性的丙烯酸酯系列灌浆用注入剂,因为永不溶脱和变质,所以一旦注入到漏水部位,就能形成安定的永久性凝胶,起着止水效果。这种药液能自由自在地调节凝胶过程,调节时间由数秒到数小时不同,完全弥补了其他药液灌浆的缺点。 五、S.G.G工艺施工方法 3、适用范围 本工艺技术适用于混凝土结构物的防水工程,还可用于混凝土结构的物理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提高,具体适用工程如下: ①混凝土连接部位以及裂缝漏水部位的防水工程。 ②混凝土结构物的背面填充以及防水工程。 五、S.G.G工艺施工方法 4、施工方法 4.1工艺技术原理: (1)从下部维修裂缝,不能完全阻断漏水根源;从上部维修防水层,也很难判断漏水部位,因此不成功的保修只能造成经济上的浪费。 (2)因此,从上部大范围维修漏水裂缝周围,可简便进行止水过程。此时,采用S.G.G工艺技术是最佳的选择。 五、S.G.G工艺施工方法 钢筋混凝土 裂缝 漏水 结构外积水或地下水 裂缝 防水层 结 构 外 防水层 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 裂缝 钻孔 (钻透钢筋混凝土层) 裂缝 浆液(形成保护膜) 结 构 外 防水层 钢筋混凝土 施工顺序照片 5、施工效果的验证 (1)观察注浆孔中心的药液凝固状况。 (2)确认钻孔周围有无地下水的渗漏。 (3)比较灌浆前后的渗透系数。 (4)灌浆后长期随访,经过夏季、冬季后观察有无漏水发生。 五、S.G.G工艺施工方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