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节 概论 催化加氢是指在氢气存在的条件下,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对原料进行催化加工的过程。催化加氢过程对于提高原油加工深度,合理利用石油资源,改善产品质量,提高轻质油收率以及减少大气污染都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随着原油日益变重变劣,对中间馏分油的需求越来越多,环保要求更加严格,催化加氢已成为石油加工中生产清洁燃料的一个重要过程。催化加氢是指石油馏分在氢气存在下催化加工过程的通称。目前炼厂采用的加氢过程主要有两大类:加氢裂化,加氢处理。 根据目前国际通用的炼油数据统计规则,在现代炼油工业中,加氢技术包括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两大类技术。加氢处理是指在加氢反应过程中有_ 10%的原料油分子变小的加氢技术。因此,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加氢精制(Hydrorefining)和加氢处理(Hydmtreating)技术。 一、加氢技术在炼油工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现代炼油工业中,加氢处理和加氢裂化技术的工业应用(1950和1959年)虽然比连续管式蒸馏(1911年)、连续热裂化(1914年)、延迟焦化(1930年)、催化裂化(1936年)、临氢重整(1940年)、铂重整(1949年)都晚,但其工业应用的速度和规模都很快超过了上述其他炼油技术,今天的加氢技术已经成为炼油工业的支柱技术,发挥着其他炼油技术替代不了的作用。 二、国外加氢技术发展概述 半个多世纪以来,加氢处理技术经过了三个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 加氢技术最早起源于德国。20世纪的30~40年代,德国首次成功的实现了“煤的三段家氢”工业化,目的是将固体燃料转化为液体燃料。之后,在英国,法国和朝鲜也有实施。由于该项技术复杂,投资大,生产成本高,故发展缓慢,无竞争力。“煤加氢制取液体燃料”的成功证明了“将低氢炭比的固体燃料在高压下添加氢,使其转化为高氢炭比的液体燃料是可行的”。 3. 提升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目前) 这是适应油品升级换代和炼厂装置结构调整的加氢处理技术的创新阶段。 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清洁空气法修正案(CAAA),开始对汽油组分作出规定,限制汽油中的苯、芳烃、烯烃和硫的含量,并用含氧化合物代替芳烃和烯烃来提高汽油辛烷值。这种汽油在美国称为:“新配方汽油(RFG)”其他国家称为清洁汽油。美国从1995至1997年实施第一阶段简单模型方案,主要通过控制蒸汽压和苯含量来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和毒物(TOX)排放量。2000年开始执行第二个阶段复杂模型方案,再进一步降低TOX、VOC、NOX排放量。由于影响NOX排放量的主要因素是汽油中的硫、芳烃和烯烃含量,所以硫、芳烃和烯烃含量都进一步降低。目前,对清洁燃料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因此多种加氢技术在炼油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我国加氢技术发展概述 二、我国加氢精制技术发展概述 我国的加氢技术始于20世纪40年代。日本侵略者为了掠夺中国的燃料资源,曾在辽宁省抚顺市(现称中国石油股份公司抚顺分公司石油三厂)建有煤液化工业加氢装置。由于受当时资源和条件的限制,主要是加工油母页岩经干馏得到的页岩油,目的产品是汽油和轻柴油。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天然石油尚未大规模发展,加氢技术仍以页岩油加氢为主。到1959年,抚顺地区的页岩油产量已高达720Kt/a,占全国人造石油总产量的74.2%。当时,我国包括页岩油加氢在内的人造石油的主要生产技术已接近世界先进水平。页岩油的生产曾为解决国内油品供应问题,起了重要的历史作用。页岩油加氢使用过的催化剂主要有:MoS2/白土(3511/3512)、WS2/白土(3622)、WS2(5058)和WS2-NiS/Al2O3(8376)等。 60年代以后随着大庆、胜利等油田的相继开发,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RIPP)、中国石化抚顺化工研究院(FRIPP)等科研企业首先开发了重整原料油加氢预处理的钼钴-氧化铝和钼镍-氧化铝催化剂,后来又采取提高金属组分含量,添加磷、氟、石蜡、凡士林及润滑油基础油加氢处理的催化剂近20种,在4.0 MPa压力下含氮量为660μg/g的催化柴油加氢处理和在6.0 MPa压力下含氮量为2000μg/g的焦化柴油或渣油催化裂化柴油的加氢处理技术均在工业上得到应用。到2002年,我国加氢处理装置的加工能力为71 Mt/a。 回顾我国加氢技术40余年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十几年的迅速发展,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我国已全面掌握了加氢精制主要领域的各项技术: 采用加氢精制法,可以适应国内外不用种类原油的加工,以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多种时候产品和石油化工原料; 解决和掌握了加氢精制领域诸多重大关键技术,逐步形成具有中国品牌的高薪技术。例如:催化裂化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柴油加氢异构降低及时和渣油加氢处理成套技术等; 掌握了技术更加复杂、装置规模日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