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章脂类和生物膜化学2015914(终)解说.ppt

  1.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眠的动物为什么可以整个冬天都可以不进食 为什么生活在南极和北极的动物如此耐寒呢 第四章 脂类及生物膜化学 第一节 导言※ 第二节 脂酰甘油※ 第三节 磷脂※ 第四节 固醇及其衍生物 第五节 其它脂类 第六届 生物膜化学 (一)教学重点 1、天然存在的脂肪酸的结构和重要功能; 2、磷脂、糖脂、固醇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功能; 3、生物膜的概念,生物膜的组成和结构。 (二)教学难点 磷脂、糖脂、固醇类化合物的结构 第一节 导 言 一切动植物和微生物都含有脂质,它是构成原生质的重要成分,也是动植物的储能物质。 第一节 导 言 1、脂质概念 是由脂肪酸(C4以上)与醇作用生成的酯及其衍生物。 脂肪酸:一元羧酸; 醇:包括甘油、鞘铵醇、高级一元醇、固醇等。 这是一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溶于脂溶性溶剂的化合物。 第一节 导 言 2、脂类的特点 脂类被碱水解后产生醇和脂肪酸。 其共同点是不溶于水,只溶于苯、乙醚、氯仿及石油醚等有机溶剂。 第一节 导 言 (一)按其化学结构分 单纯脂(simple lipid):由脂肪酸和醇形成的脂。分为:脂、油、蜡 复合脂(complex lipid):除含有脂肪酸和醇之外还有其他成分的酯。 如磷脂、糖苷脂、脂蛋白等。 衍生脂(derived lipid):由单质和复脂衍生而来,也具有脂质一般性质的物质。eg.固醇类、萜类。 (二)按其皂化性质分 可皂化脂类: 中性脂肪:甘油一脂,甘油三脂等 磷脂类:甘油磷脂和鞘磷脂 蜡:长链脂肪酸与长链醇形成的脂 非皂化脂类: 萜类(异戊二稀的衍生物) 类固醇类(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 前列腺素(20碳不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 第一节 导 言 1、结构组分——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 2、储存能源——脂质是机体的能量储存物质 3、溶剂——脂质是一些活性物质的溶剂。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必须溶解于脂质中才能在机体中运输并被利用。 第一节 导 言 4、保温和保护作用——脂质是润滑剂和防寒剂。脂质起润滑剂作用,能防止机械损伤;皮下脂肪能防止热量散失,起防寒作用。 第二节 脂 酰 甘 油※ 脂酰甘油 acylglycerol :俗称油脂,是油oil和脂fat的总称,习惯上把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或半固态的称为脂。 都是由长链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肪分子。 第二节 脂酰甘油 1、结构 第二节 脂酰甘油 甘油三酯的结构 简单三酰甘油 simple acylglycerol 混合三酰甘油 mixd acylglycerol D型和L型 天然脂肪的三酰甘油都是L型。 第二节 脂酰甘油 2、脂肪酸 (fatty acid) 是一元有机酸,含有1个长碳氢链(烃基)及1个末端羧基。 其中的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为人体必需脂肪酸。 第二节 脂酰甘油 (2)饱和脂酸(saturated fatty acid)和不饱和脂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 根据烃链中是否含有双键。 饱和脂肪酸的烃链不含双键. 不饱和脂肪酸含有1个双键(单烯酸)或2个及2个以上双键(多烯酸). 顺式(cis)、反式(trans) 第二节 脂酰甘油 亚油酸 全顺式-Δ9,12-十八碳二烯酸 18:2Δ9,12 亚麻酸 全顺式Δ9,12,15 -十八碳三烯酸 18:3Δ9,12,15 花生四烯酸 全顺式Δ5,8,11,14 -二十碳四烯酸 20:4Δ5,8,11,14 1、一般为偶数碳原子 2、绝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中 的双键为顺式。 3、不饱和脂肪酸双键位置有一定的规律性。单烯酸双键在9-10之间,多烯酸通常每3个碳原子出现一个双键。 4、脂肪酸分子的碳链越长,熔点越高;不饱和脂肪酸 的熔点比同等链长的饱和脂肪酸的熔点低。 常见饱和脂肪酸 十二酸(月桂酸) 十四酸(豆蔻酸) 十六酸(棕榈酸) 十八酸(硬脂酸) 二十酸(花生酸) 橄榄油:最贵,“液体黄金”被认为是迄今所发现的油脂中最适合人体营养的油脂 在于它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很高,这一成分可以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菜籽油:优质菜籽油不饱和脂肪酸中的油酸含量仅次于橄榄油,平均含量在61%左右。此外,菜籽油所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油酸及亚油酸含量居各种植物油之冠。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很高,可达99%。菜籽油具有一定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功效。菜籽油的胆固醇很少或几乎不含,所以控制胆固醇摄入量的人可以放心食用。 大豆油---的人体消化吸收率高达98%,所以大豆油也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优良食用油。 葵花仁油---它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达到85%。 玉米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80%以上,是高血压、动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