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剖析.ppt

西方经济学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1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国民生产净值是一国生产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净增加值,即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了折旧以后的净值。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NI)是一国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此处是狭义的国民收入,广义的国民收入就是国民生产总值。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是居民户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收入总和。 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PDI)是可以由居民个人实际使用的收入总和,又称可支配收入。 * * *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演变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建立了中央计划经济体系,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物质产品平衡表系统(MPS),建立在“生产性劳动”概念基础上,核心指标是国民收入 两个缺陷。一是仅反映所谓五大物质生产部门,即工业、农业、建筑、运输邮电和商业的经济活动,不包括服务性行业经济活动,因而存在低估经济活动规模。另一方面,对物质生产部门活动资料,由于不区分中间,最终产品,存在大量重复统计,从而高估经济活动规模 改革开放以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迅速发展,对这类经济部门信息需要加大。统计部门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并从1985年开始建立了国家和省两级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制度。后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深化,有关国内生产总值的统计制度和方法也不断改进并日臻健全完善。同时,统计部门对GDP历史数据进行了两次重大补充和调整,使之与新的GDP数据适当地衔接起来,逐步建立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 相关连接:2004年1月31日,在北大国际MBA的美方合作伙伴--福坦莫(FORDHAM)大学,林毅夫教授向数百名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发表了关于中国经济的演讲。林老师观点鲜明地提出,近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真实的,而且这种经济高增长势头完全有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林教授提出,国外一些人对我们统计数字的怀疑是没有根据的,因为目前我国的经济统计数据主要依靠分布在全国各地的6000多家专门调查点的调查,而不是依靠上报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杜绝了虚报现象。所以,我们国家发布的经济增长率是真实可信的 年份        GDP(亿元)  1995           58478  1996           67885  1997           74463  1998           78345  1999           82068  2000 89442 2001 95933 2006 216314 2007 265810 2008 314045 2009 340506 2010 397983 (折算58786亿美元)首超日本,成 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2011 471564 2012 519322 相关资料:我国近年来GDP数据资料 中国快速的经济增长(1979-2007) 中国经济增长率 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国际比较 2008年中国GDP的地区分布 2008年中国GDP的地区分布 2012年中国各城市GDP排名 1、上海市 19500.00亿元 增长 8.0% (沪) 2、 北京市 16000.00亿元 增长 8.0% (京) 3、 广州市 12380.00亿元 增长11.0% (广) 4、 天津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舞林宝贝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