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量经济学讲义 第八章 第三节:虚拟因变量 定义 离散被解释变量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model with discrete dependent variables )也称为离散选择模型(discrete choice model DCM) 。 如果被解释变量只有两种选择,称为二元选择模型(binary choice model ,); 如果有多种选择,称为多元选择模型(multiple choice model)。 背景 离散选择模型起源于Fechner,他于1860年进行动物条件反射研究,1962年Warner首次将它应用于经济研究领域,用以研究公共交通工具和私人交通工具的选择问题。 七八十年代,离散选择模型被普遍应用于经济布局、企业定点、交通问题、就业问题、购买决策等经济决策领域的研究。 模型的估计方法主要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 例如 例1:公共交通与私人交通工具的选择问题: 取决于两类因素:一类是交通工具具有的属性,如速度、耗费时间 、成本 等;另一类是决策者所具有的属性,如职业、年龄、收入、健康等。 例2:就业问题 :同样取决于两类因素:一类是该职业本身的属性,如工作环境、工资水平、对求职者的文化专业的要求等;另一类是求职者个体的属性,如年龄、文化专业、对职业的偏好等。 例3:购买决策。(买房、买车、买电脑) § 1 线性概率模型(LPM) § 2 对数单位模型(Logit Model) 用以下方法处理 数据构造 §3 概率单位模型(probit Model) §4 托比(tobit)模型 托比模型是概率的拓展,还是以住房为例,对因变量我们不仅想知道有或是没有,还要问一个消费者相对于其收入花在购房上的金额。出现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消费者不买住房就得不到这类消费者的住房支出数据。托比模型就是针对这种情况而言的。 截取样本:仅对某些观测有因变量的信息的样本。 本章小结 对于二元选择模型,应熟练掌握logit回归模型或probit模型。并熟练掌握利用Eviews统计软件进行实证研究,并对回归结果中的参数进行合理解释,会进行拟合优度检验。 课后练习 找一个二元选择模型的例子,用Eviews实现 要求解释回归结果 作拟合优度检验 二、Logit模型与Probit 模型的比较 1、几何形状 Probit Model (概率):虚曲线 Logit Model (对数):实曲线 注:Logit Model 的使用要多于Probit Model 因变量也可以是定性变量。这就需要用离散的数据表述。如家庭是否拥有自己的住宅,企业是否在某个地区投资,成年男子是否在“参与劳动”大学生就业、择偶等。 这一节原则上应属于数据类型非经典的高等计量经济学范畴。所以不做重点要求。 1 总和 概率 4、拟和优度 通常情况下,拟和优度不会太高,在0.2至0.6之间。 ………. ………. ………. ………. 对于受约束的LPM(b)一般 不会大,大多数实例 ,当实际的散点非常密集在 点A和B处时, 才会高。 .… …. 20 25 40 … … … 18 60 10 12 50 8 8 40 6 (其中拥有住房的家庭数) (收入以 的家庭个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