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男生失利」的論述
「男孩子還有前途嗎?」:在全球化脈絡底下對「男生失利」的理解 香港中文大學 蔡寶琼 2006.6.22 全球的「男生失利」論述 (一) 在英國,1996年教育水平處(Ofsted)與平機會報告引起極大的輿論迴響 「男生的失落」 「男生無望的淪落」 「男生被女生拋離」 「男生有難」等等 …. 澳洲:有關男孩教育的熱烈討論;政府撥款發展為男生而設的補償計劃 美國:「被冷待的女生的迷思」;「男孩,不是女孩,是教育性別差距的弱方」(Sommers, 2000) 全球的「男生失利」論述 (二) 中國大陸1990年代中期的報導 香港「男生失利」的論述:平等機會委員會所引發的爭論 1988年首次發放個別升中生的派位級別後,有女生家長投訴不公 1999年,平機會發表調查報告,宣布教署的派位方法不公 2001年,高等法院裁定派位方法違反性別平等條例 派位方法 用「學能測驗」調校學校間的差異,使個別學生的「校內測試」(SA) 成績可資比較。由1982年始,教署將同校男女生分開調校 將同區男女生分開排列五個成績等級 依每區男女生比例,每個男女校維持劃一的男女生比例 輿論(及學者)對平機會的反駁 男生較「遲熟」,應讓他們享有「積極性歧異對待」 校內測試(SA)偏重文字語言、以及背誦,有利女生 女生「守學生本份」,有利她們取得較高成績 女性成就的「問題」 男生成功是「很自然的」,不用解釋;女生成功是「不正常的」,須改革 「男生失利」論述:有實據嗎? 英國及澳洲:女生成就被媒體大事誇張;較佳成績停留於中學階段,而大學 (尤其是名大學)優才生依然以男生為主 既有模式仍然繼續: 學科選擇依照傳統性別分隔 女性對科學感疏離 課室依然被男生主導 香港女生是否「成就過高」? 1980年代起,女生教育參與迅速追上男生(1978年引入九年強迫及免費教育) 以教育參與率計算,2000年開始,女生稍優(高中88.5%對83%;大學18.4%對15.7%) 但檢視公開試成績 (中學會考及大學入學試): 女生優勢只在語文科目上 理學科目的優才生仍以男生為主 文科、社會學科、商科,則男生差異不一致 「男生失利」論述與宏觀的性別不均情況脫鉤 工作間的性別不均 政治參與的性別不均 女性貧窮情況嚴重 家務分工不均 學校: 教材的性別刻板化 男生主導課堂氣氛 學生持有性別刻板化的觀點 (擇業、家庭角色、工作分工、約會行為);男生較傳統,女生較肯改變 解釋「男生失利」論述的出現 (一) 經濟全球化下的「男子氣概危機」 勞工階層男性失業,削弱男子氣概的「一家之主」的支柱 男生間的「哥兒們」文化 機構重組、「機構瘦身」下中上管理層的不安、不穩 解釋「男生失利」論述的出現 (二) 對女性主義運動及平等機會政策的反彈 但不應用於香港! 現代學校制度中以男生為主體的特質 (一) Linda Nicholson (1994) 資本主義下「公」、「私」範疇分隔,以致男女特質差異也日益擴大 學校為男孩子脫離「女性化」的家庭,為進入「男性化」公共領域作準備 現代學校制度中以男生為主體的特質 (二) Valerie Walkerdine (1989) 「理性」的建構具性別基礎:女性是靜態的、被動的「自然」一部分,放置於作為主體的男性凝視及操控之下 進步的、「孩子中心」的教育理論,假設一個活躍的、有無限潛質的孩子,在被動的關顧者(女性)支持下發展 女性成就因而是不正常的、病態的 現代學校制度中以男生為主體的特質 (三) Victoria Foster (2000) 「公民」的公民社會、公共空間建基於「公」(男性)與「私」(女性)的對立 學校是公共空間的一部分 故此,女生不可能是「正當」的公民/學習者 學業出色的女性,被視為「太空/空間的侵略者」 學校太「陰氣」嗎?(一) 男孩有極端的「出人頭地」的壓力 (「哥兒們」文化),導致破壞性的、侵略性的恐同及歧視女性的行為 香港護苗基金2004年調查:男生被同性侵犯率高 校園(男性)暴力事例 屢被欺負中二生舞刀追同窗 校園暴力兩宗兩學生「講數」動武 《明報》 2005-10-19 3 小惡霸扯傷7歲同窗下體 事主發炎揭發11歲小六生被捕 《明報》2006-01-18 學校太「陰氣」嗎 (二)? 「有利男生」的策略:課程及課本、男生特別輔導、較「硬性」的教學方法(減少表達、深入鑽研的教法) 香港一男校: 用打鬥電子遊戲形式設計學業競賽 用有強烈刻板性別意涵的影片宣傳閱讀比賽 增加肢體活動 危險:強化破壞性的、侵略性的陽剛文化 學校太「陰氣」嗎 (三)? Francis (英國)的研究 男女生均有適應既有性別角色的壓力 男生主導課堂 女生對前途有較大期望 女生明白到將來工作時會遭遇歧視,因此更努力 對男孩來說,維持他們的陽剛氣是一個迫切的課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