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介绍.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标要求 1.掌握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主要经过、结果及影响。 2.掌握北洋军阀政权建立的主要过程及其统治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3.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教训和失败原因。 含义: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19世纪末(一般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开始,但也有学者认为从1905年同盟会成立算起)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社会矛盾尖锐。 3.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清末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1900年,庚子事变爆发,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和谈,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满清政府进行改革,但改革内容多与1898年的戊戌变法雷同。 内容: 军事:编练“新军”; 商业:清政府设立商部,倡导官商创办工商企业。教育:清政府推行“新政”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 政治:改革官制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其中包括“裁冗衙”、“裁吏役”、“停捐纳”,对统治机构作了一些改变。 预备立宪:清政府于1908年8月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同时颁布《钦定宪法大纲》23条,其中关于“君上大权”的14条,规定皇帝有权颁行法律、黜陟百司、设官制禄、宣战议和、解散议院、统帅海陆军、总揽司法权等。11月,溥仪继位。 1909年3月下诏重申预备立宪,命各省当年内成立谘议局。12月,16省谘议局代表组成国会请愿同志会,在1910年又3次请愿要求速开国会。10月,资政院在北京成立,亦要求1911年召开国会。清政府不得已将预备立宪期9年改为5年,定于1913年召开国会,1911年先成立内阁。1911年5月,清政府裁撤军机处等机构,公布所订内阁官制,组成新内阁,由庆亲王奕劻任总理大臣。在13名国务大臣中,汉族官僚4名,蒙古旗人1名,满族8名,其中皇族又占5人,被讥为皇族内阁。至此,清政府借预备立宪欺骗国人。 影响:清末新政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互相影响着的两个运动:由于民主革命活动的开展,触动了清朝的封建专制统治,因此,清末新政有转移人们斗争视线、破坏革命的动机。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革命活动促使了清末新政的实行。但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另外一个客观事实,这就是由于清末新政的开展,又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展。主要表现是:清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经济基础;由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办学和留学热潮的出现,产生了众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阶层,这是民主革命的群众基础;由于清末新军的出现,由于革命党人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新军,新军就逐渐成了清政府的掘墓人,成了民主革命的阵地。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后,一方面随着列强对华的经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另一方面,清政府为筹对日赔款,放宽对国内民间办厂的限制,至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初步发展起来。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社会矛盾尖锐。 3.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社会矛盾尖锐。 3.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决心“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国”。 中国同盟会: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中国同盟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政治纲领。中国同盟会是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社会矛盾尖锐。 3.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一系列武装起义的发动。 1.时代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失败,社会矛盾尖锐。 3.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4

文档评论(0)

a33666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