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7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一、总需求 二、影响总需求变动的因素 三、总供给 四、总供给的变动 一、总需求 1.总需求的定义 总需求 经济社会对物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 AD=C+I+G+(X-M) 总需求函数 以产量(国民收入)所表示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2. 价格变化对总需求的影响 利率效应 P↑ ? 货币交易需求L1 ↑ ?L2 ? (r ↑) ? 投资需求? ? 产出? 。 实际余额效应 P↑ ?人们持有的货币及以货币衡量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价格? ? 人们变得相对贫穷? 消费需求? ?产出? 。 税收效应 P↑ ?名义收入↑ ?税负增加?可支配收入? ?消费需求? ?产出? 。 3.总需求曲线推导 4.AD曲线的经济含义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IS=LM时),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扩张性财政政策使AD曲线右移 二、总供给 2.短期与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总量生产函数, 一定技术水平下,总产出和总量投入之间的关系 长期宏观生产函数 y=f(N,K,A ) A为技术水平, N为就业量,K为资本存量 3.劳动市场 (1)劳动需求 与实际工资反方向变动 (3)劳动市场均衡 4.总供给曲线的三种形式 按照W和P调整所需时间的长短 (1)古典总供给曲线 位于潜在产出或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线 总供给主要取决于总的资源配置情况,不受P影响 W和P具有伸缩性 古典学派研究长期,在长期W和P有充分时间调整 (2)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水平 W和P具有刚性/粘性 《通论》研究短期,在短期W和P没有足够时间调整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的政策含义 只要国民收入或产量小于充分就业水平,总需求政策有效 (3)常规总供给曲线 W和P变动介于两种极端情况之间 P↑,实际工资↓,劳动需求↑, y↑ ,直到充分就业均衡 总需求变化会引起收入和价格的变化 常规总供给曲线的微观经济学解释 5.影响总供给的因素 潜在产出 投入品:资本,劳动,土地等 技术和效率 生产成本 工资 进口品价格 其他投入品成本 气候、制度等外部因素 三、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2.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均衡不等于实现了充分就业,只表示总供给=总需求 3.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供给冲击,经济进入滞胀状态 案例:美国经济“滞胀”与政策 风云变幻的世界石油价格 第一次欧佩克冲击,导致1971-1974年间石油真实价格上升4倍,迫使经济进入二战以来的最严重的1973-1975年的衰退。 1980年第二次欧佩克提价使价格涨1倍,急剧地加速了通货膨胀,导致1980-1982年政府采取紧缩货币政策,结果经济进入比73-75年更严重的衰退。 1982年后石油相对价格一路下跌,1990年作为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后果,石油价格有一次短暂的冲击,对加深1990-1991年的衰退起了一定作用。 美国经济“滞胀”与政策(续) 美国经济“滞胀”与政策(续) 案例:美国经济“滞胀”与政策(续) 为什么不总是运用扩张性的政策? 经济需要一定程度的通胀和一定程度的失业 增加总需求,经济移到E3,而不是E1,价格上升幅度和总供给曲线上移幅度完全一样。 供给学派的理论实践 由于通胀率高,美国1981年减税。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y1 P AD AS1 E0 E1 AS0 yf P0 P1 ? 142.7 世界石油储量 1.2 1.8 墨西哥 12 1.7 2.5 中国 11 2.3 3.2 尼日利亚 10 2.8 3.8 利比亚 9 2.9 3.8 美国 8 5.7 8.2 俄罗斯 7 7.4 11.2 委内瑞拉 6 8.6 12.3 伊朗 5 9.2 13.0 阿联酋 4 9.2 13.3 科威特 3 10.7 15.2 伊拉克 2 25.0 36.0 沙特阿拉伯 1 占世界比例,% 储量/Gt 国家和地区 排名 世界石油探明储量分布 世界主要消费国家的石油消费量 ? 3 522.5 世界石油消费总量 2.3 80.9 墨西哥 12 2.4 85.4 巴西 11 2.5 89.7 加拿大 10 2.6 92.8 法国 9 2.6 92.9 意大利 8 2.8 97.7 印度 7 3.0 105.0 韩国 6 3.5 122.9 俄罗斯 5 3.6 127.2 德国 4 6.9 242.6 日本 3 7.0 245.7 中国 2 25.4 894.3 美国 1 占世界比例,% 石油消费量/Mt 国家 排序 1973年底,第一次石油价格冲击,1974年底,失业率达8%以上 经济会自动沿AD曲线由E2恢复到E1,由于工资下降慢,调整也会很慢 由于失业促使工资水平带动价格水平一同下降,经济自动从E2移动到E1充分就业水平。 价格水平与冲击前一样,但名义工资率要低于冲击前,因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低压作业实操科目三安全隐患图片题库(10页).pdf VIP
- 2024年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杨浦区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出院患者随访话术培训.pptx VIP
- 2024年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4年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中国地理空白图(政区、分省轮廓、地形铁路空白图.doc VIP
- 2025至2030中国智慧停车系统行业城市级平台建设及运营维护分析研究报告.docx
- 单基因遗传病.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