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共1课时)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案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作家研究
1930年,国立青岛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发布,一位20多岁的考生数学零分,作文也只写了三句带感慨的新诗:“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位考生铁定无法录取。不过,问题是他碰上了一位慧眼识货的主考官。这位主考官就是文学院院长闻一多先生。闻先生从这三句杂感诗中发现了这位青年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这位青年没有辜负闻先生的期望,很快就发表了一首又一首的新诗。他,就是后来享誉文学界的诗人、学者、民主战士臧克家。
臧克家,(1905-2004),诗人,山东诸城人。在他8岁时,生母去世,父亲患病,仅仅活了34岁。由于家庭不幸,诗人对农民辛酸、悲惨的生活有了深入骨髓的认识,加上他从小就对文艺感兴趣,这为后来的诗歌创作打下了生活基础。
1932年,作家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这部诗集真挚朴实地表现了中国农村的破落、农民的苦难、坚忍与民族的忧患;其后又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等作品,随着他的诗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喜爱。
抗日战争爆发后,臧克家把个人命运和民族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积极投身抗日爱国活动。1938年参加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从事进步文化工作,先后出版了《淮上吟》、《从军行》、《随枣行》等诗集,热情讴歌了抗日军民的伟大爱国精神和英勇抗敌的事迹。
建国后,臧克家多作政治抒情诗,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作的《有的人》是他这类诗中的代表作。
在“文化大革命”中,这位忧国忧民的作家惨遭迫害,被迫停止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
粉碎“四人帮”后,年逾古稀的臧克家同志又迎来创作的春天,出版了多部作品,凝结着他一生汗水和心血的十二卷本《臧克家全集》也于2002年12月出版。
臧克家是一位中国韵味十足的诗人。他积极向中国古典诗歌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愚公移山》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威尼斯商人》(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3《威尼斯商人》(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四单元 14《变脸》(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