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2 策略路由 NGAF的策略路由功能主要用于设备有多个接口和多条外网线路时,根据源/目的IP、源/目的端口、协议等条件进行出接口和线路选择,以实现不同的数据走不同的外网线路的自动选路功能。3.0版本新增了基于应用的策略路由。 策略路由常用的应用场景: 1. 源地址策略路由:根据源IP地址和协议选择接口或下一跳,实现用户访问数据的分流。可实现不同网段的内网用户,分别通过不同的线路接口访问公网。 2. 多线路负载路由:设备上有多条外网线路,通过策略路由的轮询,带宽比例,加权最小流量,优先使用前面的线路的接口策略,动态的选择线路,实现线路带宽的有效利用、备份和负载均衡。 3. 基于应用的策略路由:不同的应用走不同的出口线路。 2.2 策略路由 源地址策略路由:根据源IP地址和协议选择接口或下一跳 只能选择WAN属性的路由接口 可直接填写下一跳,设备将自动匹配出接口(不限于接口LAN/WAN属性)。 2.2 策略路由 多线路负载路由: 选择WAN属性的路由口 可选择轮询、带宽比例、加权最小流量、优先使用前面线路四种策略。 2.2 策略路由 基于应用的策略路由 特性概述: NGAF在原有策略路由条件中增加“应用”一栏,可实现游戏应用走电信线路,系统软件更新应用走联通线路的需求 2.2 策略路由 界面显示: 源地址策略路由与负载均衡 策略路由中新增应用选项, 勾选应用配置即可 基于应用的策略路由 2.2 策略路由 应用场景: 原始设计场景,游戏走线路1,其他走线路2 拓展场景场景,P2P走线路1,其他走线路2 注意:拓展场景配置应为 1)配置一条应用策略路由,非P2P应用走线路2 2)配置一条策略路由,所有流量走线路1,放最后 解释:P2P目的IP端口过多且变化快,AF学习后能重新引用几率不高,故反过来进行配置。 基于应用的策略路由 2.3 策略路由应用案例 用户环境: 某用户网络环境如图所示,公网出口有两条电信线路,内网用户访问教育网资源必须通过专线才能访问到。 用户需求: 1. 内网所有用户访问网上银行TCP 443端口的数据全部走10M电信线路。 2. 内网用户访问公网时按照带宽比例自动选择线路。 3. 访问教育网的所有资源均走专线。 2.3 策略路由应用案例 配置思路: 1. 接口和区域设置: 1.1 连接公网电信线路的两个接口eth1和eth2必须设置成WAN属性的路由口,且正确配置下一跳网关,线路带宽,开启链路故障检测。(配置省略) 1.2 定义“内网区域”,将eth3接口划分到“内网区域”。(配置省略) 策略路由设置: 2.1 添加源地址策略路由,来自于“内网区域”,目标IP选择全部,目标端口为TCP 443的数据,选择接口eth2。 2.2 添加源地址策略路由,来自于“内网区域”,目标ISP为教育网,填写下一跳地址为。 2.3 添加多线路负载路由,来自于“内网区域”,目标IP选择全部,选择接口eth1和eth2,接口选择策略为带宽比例。 2.3 策略路由应用案例 静态路由设置 3.1 添加静态路由/ ,下一跳指向eth2接口的网关 。 添加静态路由是为了防止策略路由失效的情况下,内网用户还可以通过静态路由访问公网。 2.3 策略路由应用案例 策略路由配置步骤: 添加源地址策略路由 2.3 策略路由应用案例 策略路由配置步骤: 添加源地址策略路由 2.3 策略路由应用案例 策略路由配置步骤: 添加多线路负载路由 2.3 策略路由应用案例 静态路由配置: 静态路由和策略路由功能注意事项 策略路由优先于静态路由。 每一条外网线路必须至少有一条策略路由与之对应,源地址策略路由或多线路负载路由均可。 源地址策略路由选择接口时,只能选择WAN属性的路由接口。 源地址策略路由,通过直接填写路由的下一跳,可以实现从设备非WAN属性的接口转发数据。 多线路负载路由选择的接口,必须是WAN属性的路由接口,必须开启链路故障检测功能,才能实现线路故障自动切换。 多条策略路由,按照从上往下的顺序匹配,一旦匹配到某条策略路由后,不再往下匹配。 练练手 某客户原来的网络拓扑如右图所示, 公网出口为电信和网通双线路。现需要部署SANGFOR NGAF设备用来保护服务器和内网用户上网的安全,此外还需要实现内网用户上网,访问电信服务器走电信线路,访问网通服务器走网通线路,如果任意线路故障,能实现自动切换。 如何部署和配置来实现客户的需求? 问题思考 透明接口与虚拟网线接口有何共同点?这两种接口在哪些应用场景下可以通用? 4. 若要实现外网线路的故障自动切换,需如何配置策略路由?对连接外网线路的接口有何要求? 3. 策略路由是否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四章战国、秦、汉、三国时期的建筑详解.ppt VIP
- T_HAEPCI 55—2023(有色冶炼场地土壤-地下水重金属污染协同修复与管控技术指南).pdf VIP
- 青春筑梦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启航未来职业生涯.pptx VIP
- 【新教材】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课《学习伴我成长》课件.pptx
- T ACEF 111—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预警技术指南.pdf VIP
- MTT 114-2005 煤矿用多级离心泵.pdf VIP
- TACEF 112-2023 焦化污染土壤多环芳烃生物修复智能监测设备配置技术指南.pdf VIP
- GBT18479-2001 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 概述和导则.pdf
- 低血容量性休克的护理.pptx VIP
- 2《住宅项目规范》宣贯培训-第3章.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