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性食物抗癌是假的.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碱性食物抗癌是假的

碱性食物抗癌是假的 谣言粉碎机   “碱性饮食更健康”,这一养生观念已经深入人心。确实,营养界有模糊的“碱性食物”的概念,大抵指的是蔬菜、水果、牛奶等食物,多食之,有利于饮食均衡。然而,碱性食物不断被神化:碱性食物可防癌,吃多了易生男孩……专家表示,与诸多养生谣言一样,“碱性食物”靠着偷换概念来掩人耳目。   那么问题来了,人体酸碱度和食物酸碱性究竟是不是同一回事?   ■新快报记者 林恒华 通讯员 简文杨   指导专家: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营养科主任 贺青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营养科医师 严婷   A 人体的酸碱度      靠肺、肾、血液来调整,而非食物   “人体有酸碱度,食物也有酸碱性,所以多吃碱性食物就可以形成碱性体质。”很多人容易在逻辑思维上犯这样的错误。残酷的事实是,人体的酸碱度和食物的酸碱性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别指望食物能够调整身体的酸碱度!   “酸性体质”是伪命题,只有酸中毒没有所谓“酸性体质”   “人体的PH值为7.35-7.45,为弱碱性。”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营养科主任贺青在接受新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体PH值指的是血液的酸碱度,不同的身体部位PH值有差异,但基本都保持在7.35-7.45之间。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酸碱失衡不容易发生。一旦体液PH值低于7.35,就已经属于“酸中毒”,这意味着患上非常严重的疾病。酸中毒早期常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进一步发展可表现为嗜睡、烦躁不安、精神不振,甚至昏迷死亡。典型症状为呼吸加快加深,腹痛、腹泻、呕吐,胃纳下降,可以通过动脉血气和血生化指标的测定来诊断。   酸中毒一般是某种疾病的并发症,病因也复杂多样。比如代谢性酸中毒可由腹膜炎、休克、高热、腹泻、肠瘘、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引起;而呼吸性酸中毒则可由脑膜炎、血栓、脊髓灰质炎、支气管哮喘以及广泛性肺疾病引起;糖尿病相关的酸中毒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如果出现上述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而没有这些严重症状,则不用担心自己是体内是酸性的。   肺、肾、血液维持身体酸碱平衡   “影响人体酸碱度的因素有三大部分:一是肺的呼吸作用,二是肾的调节作用,三是血液的酸碱性平衡。”贺青说。   肺可通过通气量变化来控制CO2(CO2溶于血液中会形成碳酸,使血液酸度增加)排出量,来维持血液酸碱平衡;肾脏可通过调节排尿的酸碱性,来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血液中有酸碱平衡缓冲系统,包括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系统、血浆蛋白缓冲系统等,其中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作用最大,占了血液总缓冲量的一半以上。这三种酸碱缓冲系统共同作用,很容易使血液PH值(衡量酸碱性的数值,PH=7为中性,PH7为酸性,PH7为碱性)控制在7.35-7.45之间,这个弱碱性的范围是最适合人体新陈代谢的环境。   B 食物的酸碱性      难以撼动人体酸碱度   既然人体酸碱度靠肺、肾、血液影响,那是不是意味着食物对人体的酸碱度毫无影响呢?也不尽然。食物经过消化系统代谢进入血液,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大。也就是说,食物改变人体酸碱度,几乎不可能。   食物的酸碱性不靠酸碱度和口感来划分   吃起来酸的食物就是酸性食物吗?酸性食物吃进体内,会增加“酸性”因素吗?并非如此。   首先,关于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目前从学术上尚无明确的定义,目前学术界有三种说法。贺青说,一种与食物中的非金属、金属元素元素经体内氧化,分别生成酸性和碱性食物。类似的一种说法是:食物在人体内最终的代谢产物含钙、镁、钾、钠、铁等阳离子,即为碱性食物;反之若是硫、氯、磷较多的即为酸性食物。还有一种说法根据食物燃烧所得不同成分溶于水后形成的溶液酸碱性来定。   虽然食物酸碱性的说法还无法定论,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我们判断一种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不是简单地靠PH试剂和口感味觉来划分的。醋、苹果、柠檬等酸味食物就不是酸性食物。   碱性食物好处不在其碱性,而在其营养价值   虽然食物的酸碱性没有明确定义,但营养界大致划分了酸性食物和碱性食物的范围。除了五谷杂粮外的植物性食品(如水果、蔬菜、豆制品)外,均属于碱性食物。动物性食品中,只有奶类和动物血属碱性食品,其他都属酸性食品。   按照碱性的强弱:弱碱性食品包括了红豆、萝卜、苹果、甘蓝菜、 洋葱、豆腐等;中碱性食品有萝卜干、大豆、红萝卜、蕃茄、 香蕉、橘子、番瓜、草莓、梅干、柠檬、菠菜、蛋白等;强碱性食品有葡萄、茶叶、葡萄酒、海带等。   “多吃碱性食物有利健康”这个说法没有错。贺青说,因为在当今很多城市现代人的膳食结构中,大鱼大肉、少吃水果蔬菜等习惯不利健康,适当控制酸性食物的确是有必要的。“但我们一定要明确,推荐果蔬类食物并不是因为它们的酸碱性,而是其本身的营养价值

文档评论(0)

cuo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