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产业组织理论说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章 产业组织理论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第二节 市场结构 第三节 市场行为 第四节 市场绩效 第五节 产业组织合理化 第一节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一、产业组织及其理论体系 二、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渊源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新近多元化发展 一、产业组织及其理论体系 1、产业组织----专指同一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关系。 如市场交换、竞争与垄断、市场占有、资源占用关系等。 2、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1)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企业之间关系变化的规律及其对行业(企业)绩效的影响。 (2)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 →市场结构S →市场行为C →市场绩效P 二、产业组织研究的理论渊源 (一) 萌芽:马歇尔的生产要素理论 历史背景----自由资本主义顶点 “马歇尔冲突(规模经济与垄断的弊病之间的矛盾)”与组织(第四要素): 1、首次提出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之间的关系(核心问题); 2、产品差别、生产条件差异和广告费用不同等会造成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垄断因素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于1890年在其名著《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活力之间存在冲突的问题。 一方面,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单位产品成本降低,规模经济的正面作用得以发挥。同时,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的过程中又可能会导致垄断,从而使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另一方面,竞争企业数量的增加、市场竞争活力的增强,导致单个企业生产规模下降,难以发挥出规模经济优势。 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活力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这个两难的困境,就是所谓的“马歇尔冲突”。 (二) 奠基:张伯伦等的“垄断竞争理论” (1) 否定了纯粹竞争,提出了垄断竞争的概念; (2) 对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进行了具体分类和分析; (3) 提出了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的关系问题; (4) 界定了“产品差别”内涵及其对市场竞争的影响; (5) 提出并讨论了企业在市场上的进入和退出问题。  垄断竞争 特征:厂商数量较多;存在产品差别;厂商进出行业较易;信息完备。 产品差别:同种产品在质量、构造、外观、销售服务、商标、广告等方面的差别。 垄断竞争行业:服装业、食品业、鞋袜业等。 (三) 产业组织理论形成:贝恩的SCP框架 1、西方学者的实证研究 2、标志:1959《产业组织》 S?C?P 美国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贝恩在长期实证研究中,集前人研究成果之大成,并加以理论化、系统化,于1959年发表了《产业组织》,标志了以梅森、贝恩为代表的哈佛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最终形成。 1930年代,梅森(Mason)开始在哈佛大学开设真正的产业组织课程,他被公认为是产业组织的开创者。 由他指导的该领域最早的博士生贝恩(J.Bain)日后成为这一领域的主要权威。 当时的哈佛人才济济,包括张伯仑、梅森和贝恩这样的大家都 在那时,早期(1940年代至1960年代)产业组织的研究中心在哈佛大学也就毫不奇怪了 。 谢勒深受这一传统的影响,他于1970年出版的《产业市场结构和经济绩效》一书,集该思想之大成,折衷了来自各方面的批评,提出“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范式,将贝恩范式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他认为,市场结构首先决定了市场行为,继而决定了市场绩效。与贝恩不同,他更重视市场行为理论。 三、产业组织理论的新近多元化发展 1、分析框架:单向静态?可竞争 2、理论基础:引入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等 3、研究方法:引进博弈论、计量经济学和信息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4、研究重心:结构主义?厂商主义 产业经济学前沿 ——博弈论初步 “博弈论”的英语原文是Game?Theory,直译过来就是游戏论、运动论或竞赛论。譬如在足球比赛中,双方都想在努力巩固防守的同时,积极进攻以置对方于“死地”。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博弈。 “弈”在汉语中是下棋的意思,下棋中的双方行为特征也如同足球比赛中双方的行为。当然,扩展开来讲,企业之间的竞争、国家之间的角力等等,都是“游戏”,只是游戏的内容不同而已。 经济学中的博弈 经济学 传统的看法:研究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 现代的观点:研究人的经济行为 “博弈论”中的经典案例 “博弈论”中一些经典案例,不仅使专业研究人士如醉如痴,也使一些普通民众兴致盎然。 囚徒困境 假设警察局抓住了两个合伙犯罪的嫌疑犯。警察局将这两名嫌疑犯分别关押以防他们串供。 两名囚徒明白,如果他们都交代犯罪事实,则可能将各被判刑8年; 如果他们都不交代,则有可能只会被以较轻的妨碍公务罪各判1年; 如果一人交代,另一人不交代,交代者有可能会被立即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