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 古典经济学的集大成者 ——大卫·李嘉图 一,边沁及其功利主义 二,概述:李嘉图的“遗产” 三,生平和著作 四,方法论 五,劳动价值论 六,分配理论 七,比较成本理论 八,李嘉图等价定理 附:边沁及其功利主义 (一)生平和著作 (二)功利主义 (三)边沁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一)生平和著作 边沁(1748——1832年) 政治和法律哲学家、功利主义创始人。 出身律师家庭。聪明而敏感。4岁阅读历史和拉丁文。12岁进入牛津大学。18岁毕业。律师。法律应用和法律理论。英国法律中的缺点。衡量法律价值的通用标准。衡量标准——功利主义原理。 1776年,《政府片论》,功利主义原则及其在政府理论中的应用;1789年,《道德和立法原则引论》,效用原理及幸福与痛苦的计算。 (二)功利主义 1,享乐主义或苦乐主义 2,边沁的功利主义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功利主义评价 1,享乐主义或苦乐主义 洛克—— 人的行为动机是追求快乐避免痛苦。 2,边沁的功利主义 (1)功利主义: 主张从行为的效用或者有用结果上来判断人的行为。强调行为的目的性,结果的重要性。 (2)效用: 行为动机:追求幸福和避免痛苦——效用 “所谓效用是任何实物所具有的特性,它可以对所考虑的当事人产生利益、好处、欢乐、亲善或幸福……或者……它可以使对所考虑的当事人的伤害、痛苦、罪恶或不幸不能出现。” (3)伦理原则: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共同集体是一个想象中的整体,它由一些个人所组成,个人被认为是它的成员。那么,这个集体的利益是什么?——是组成这个集体的各个成员的利益的总和。” “如果不理解个人的利益是什么,那么谈论集体的利益是徒劳无益的。当一件事情可以增加个人的幸福的总和,或者,当一件事情可以减少他的痛苦的总和,我们认为这件事将增进他的利益。” “当一个行动将增加的集体幸福大于其将减少的集体幸福,我们认为这个行动是符合效用原理的。” 关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海尔斯: 个人利益——法律——社会利益 孟德维尔: 个人利益——制度——社会利益 斯密: 个人利益——自我协调——社会利益 边沁: 个人利益——不协调——道德和法律:仲裁和干预——社会利益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财富是衡量幸福的尺度,但随着财富的增长其边际效用递减。 “幸福的数量不会随着财富的数量以任何相近的比例一直增长:一万倍的财富不会带来一万倍数量的幸福。……一个人财富的数量超过另一个人并且继续增长的话,其财富在产生幸福方面的效果将不断递减;换言之,每一特定的财富所产生的幸福的数量是不断递减的;第二部分所产生的幸福比第一部分少,第三部分比第二部分少,依此类推。” 边际效用递减 与收入再分配 自由主义者的诟病 边沁与法西斯 4,功利主义评价 (1)行为动机:幸福、满足? 人类行为包括更广泛的动机,而不仅仅是幸福和满足。 约翰·穆勒:“做一个并不满足的人要比做一头满足的猪好得多;做一个并不满足的苏格拉底要比做一个满足的蠢人好得多。” 乔治·萧伯纳:“幸福并不是生活的目的;生活并没有目的;生活本身就是目的。” (2)幸福和痛苦的比较和计算 效用的主观性与可衡量性。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边沁——基数效用,用货币衡量。 强调幸福或者满足的数量方面而忽视质量方面。 “快乐的数量是相等的,孩子的游戏与欣赏诗歌对人同样有益。” (3)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加总? 逻辑的错误:合成谬误。 例:汽车安全装置 (三)边沁对经济学发展的影响 边沁——李嘉图、约翰·穆勒和杰文斯 1、穆勒的“经济人”概念成为经济学基本假设,从而经济学逻辑基础。经济人:斯密——自利和理性。新古典——最大化和充分理性(边沁:最大幸福和最小痛苦,幸福和痛苦的计算) 2、杰文斯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直接受益于边沁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3、“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成为福利经济学第一定律。 一,生平和著作 证劵投机者。百万富翁。《国富论》。 1815年新“谷物法”。马尔萨斯的辩护。李嘉图的反对。《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詹姆斯穆勒的鼓励。1817年,《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内容和结构。 二,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李嘉图困境。 三,分配理论主要讲地租与利润的对立 三,比较成本理论 四、李嘉图等价定理 李嘉图的“遗产” 抽象法归纳还是演绎,抽象还是描述。经济学家中的经济学家——方法的贡献。 劳动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