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前准备: 1、环境问题的实质是: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 3、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基本原则: 发展问题 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 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 公平性原则 持续性原则 共同性原则 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管子·轻重甲》 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篇》 竭泽而渔,岂不得鱼,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吕氏春秋·首时》 第二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 1、基本国情 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发展中的大国,肩负着提高社会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历史任务。 (1)、人口压力大 中国人口=俄罗斯+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 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罗马尼亚+越南+ 澳大利亚+荷兰+葡萄牙+比利时+瑞士+瑞典 +…………(31个国家总人口) 人口基数大 人口素质偏低 新增人口多 2、面临挑战 第六次人口普查: 1339724852人 自然资源 总量在世界排名 人均占有量占世界人均值的比例 土地资源 3 1/3 矿产资源 3 3/5 耕地资源 4 1/3 河流径流量 6 1/4 森林面积 6 1/5 (2)、资源短缺 种类多,总量大 人均量少,利用率低,长期存在相对短缺 一方面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在发展,并迅速向农村蔓延。 另一方面,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3)、深刻的环境危机 中国有1/7的陆地国土被沙漠覆盖,1/3陆地国土受到风沙的危害,平均每天有500公顷土地被沙漠吞噬,20多座有文字可查的历史名城如楼兰等都淹没在沙漠之下。 原生存于我国的招鼻羚羊、野马、犀牛、野牛等动物已经绝迹,华南虎、亚洲象、双峰驼、黑冠长臂猿也身逢绝境,濒临灭绝。华南虎只剩30~40只,可餐桌上还有穿山甲、娃娃鱼等二类保护动物。 黄河从1972年经常断流,1997年从2月7日开始,到年底共断流13次累计断流226天,造成胜利油田因少产原油损失30多亿元。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占陆地国土面积1/3,每年流失的土壤高达50亿吨,相当于每年损失1厘米厚的土壤,而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需400年。 我国沙尘暴频发和荒漠化扩展的步伐是一致的。沙尘暴就是土地荒漠化的警报,沙尘暴发生的频度和速度的增大则是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 上海市每天产生出7300吨粪便和500多万吨污水一起排入黄浦江,每天又从江里抽出市民饮用的自来水。1988年初使几十万人遭殃的甲肝大流行,是水污染的结果。 铁路沿线的“白色污染” 交警和交通干道的两侧居民和小学生血液中含铅量超正常值,处于铅中毒状态。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南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议程 —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北京 1994 发布时间:1994年3月 背景:面对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总结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我国只有选择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全球第一部国家级的《21世纪议程 》 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 活动 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解决人口与发展问题、加大环保力度 经济发展要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抛开资源和环境问题,经济不可能持续发展。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缺乏、技术落后,不可能通过高投资和高技术来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重点? 2、关于我国的发展之路有三种观点,说明我国为什么不能走前两种道路? 1、循环经济 (1)、含义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资源输入减量化、资源再利用和使废弃物再生资源化等三个原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实践模式 循环经济 (2)、图示 低投入、高利用、低排放 项目 传统经济 循环经济 资源利用方式 粗放利用 资源利用率 一次性利用,利用率低 废弃物处理 污染和废弃物大量排放 物质流动 单向流动 结果 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资源输入减量化,集约利用 资源再利用,利用率高 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反复循环流动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3)、与传统经济的区别 2、工业可持续发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木材质量v验收标准.doc
- 影响我国民航服务质量因素及对策毕业专业论文.doc VIP
- 餐饮服务系统--结构化分析数据流图E-R图数据字典.docx VIP
- 转炉高废钢比冶炼炉内氮含量控制方法.pdf VIP
- 2024年山西省中考物理试卷(含答案) .pdf
- 2024《顾家家居盈利能力分析的案例报告》8800字.docx
-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五 工艺流程题课件(共44张PPT).pptx VIP
- TMSA中文版--液货船管理和自我评估.pdf
- 2025年化学中考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题型六 实验探究题(共48张PPT).pptx VIP
- 树莓派控制L298N马达驱动器_使用Python.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