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血流动力学监控 重庆医科大学麻醉学教研室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何开华 血流动力学监测(hemodynamic monitoring)是麻醉医师实施临床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临床麻醉、麻醉恢复室、ICU,血流动力学监测贯穿麻醉科临床工作的始终。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反映心脏、血管、血液、组织的氧供氧耗等方面的功能指标,为临床麻醉和临床治疗提供数字化依据。 血流动力学调控-----一门深奥的学问。 一、动脉压监测 (一)测定方法 无创(间接)测压 有创(直接)测压 1、无创伤性测量法 根据袖套充气方式的不同,分为两大类: (1)手动测压法; 摆动显示法(oscillatory method) 听诊法(auscultatory method) 触诊法(palpate method) (2)自动测压法。 手动测压法为经典的血压测量方法,即袖套测压法。 优点: 1)所用的设备简单; 2)费用低; 3)便于携带。 适用范围:一般手术病人的监测。 缺点:费时费力、不能连续监测、不能自动报警、束缚监测者的其他医疗行为。 ①袖套 ②听诊间歇 ③肥胖 ④校对 自动测压法 是当今临床麻醉和ICU中使用最广的血压监测方法,它克服了手动测压法的一些缺点,是现代心血管监测史上的重大突破之一。 自动测压法分为: 1.自动间断测压法 2.自动连续测压法 自动无创伤性测压法(automated noninvasive bloodpressure, ANIBP或NIBP)。 特点:是对伪差的检出相当可靠,如上肢抖动时能够使袖套充气暂停,接着测压又能够自动重复进行。在测压仪内还安装了压力的上下限报警装置。 ①无创伤性,重复性好; ②操作简单,易于掌握; ③适用范围广泛; ④自动化监测,能够按需要定时测压,省时省力; ⑤能够自动检出袖套的大小,确定充气量; ⑥自动报警。 是一种经动脉穿刺置管后直接测量血压的方法,能够反映每一个心动周期的血压变化情况。 优点:对于血管痉挛、休克、体外循环转流的病人其测量结果更为可靠。 缺点:操作不当会引起血肿、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各类危重病人和复杂的大手术及有大出血的手术;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需行低温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 严重低血压、休克等需反复测量血压的手术; 需反复采取动脉血样作血气等测量的病人; 需要用血管扩张药或收缩药治疗的病人; 呼吸心跳停止后复苏的病人 。 桡动脉 肱动脉 尺动脉 足背动脉 股动脉 ③最主要的并发症 血栓形成或栓塞引起的血管阻塞,甚至有肢体缺血、坏死。 出血; 动脉瘤; 感染; 动静脉瘘等。 二、中心静脉压监测(central venous pressure) 是指上、下腔静脉与心房交界处的压力,反映右心 室前负荷,不能反映左心功能。 临床常用穿刺路径: 右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股静脉 严重创伤、休克及急性循环功能衰竭等危重病人。 各类大、中手术,尤其是心血管、特殊手术。 需长期输液或接受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病人。 需接受大量、快速输血补液的病人。 感染:感染率约为2%-10%。因此穿刺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导管留置期应注意加强护理。 出血和血肿:应作局部压迫。 其他:气栓、血栓、气胸、血胸、心包压塞和神经损伤等,因此预防措施的关键在于熟悉局部解剖学,严格操作规程 1 .ARDS患者的诊治; 2 .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扩容监测; 3 .指导与评价血管活性药物治疗时的效果; 4 .急性心肌梗死; 5 .区别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肺水肿。 1、心律失常; 2、气囊破裂; 3、肺动脉破裂和出血; 4、其他并发症有:感染、肺栓塞、导管打结等。 心排出量(cardiac output, CO):是指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总血量,正常人左、右心室的排血量基本相等。 影响因素:心率、心肌收缩力、前后负荷等。 1、温度稀释法(即热稀释法); 2、心阻抗血流图; 3、食管、气管多普勒技术等。 4、经脉搏心输出量监测(PICO)。 监测的目的是进行循环功能的判断,即判断患者的 血容量、心泵功能、心肌的氧供需等情况,以指导 治疗和判断预后。 血流动力学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前负荷 后负荷 心肌收缩力 (一)前负荷的调节 1.判定:CVP 、 PAWP 2.前负荷过低: 临床表现:口渴,少尿,皮肤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