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天然药物的研究开发 总观中药、天然药物的用药情况,大体有三种形式。 1、原生药, 2、精提取物, 3、有效成份或活性成份单体。 第一种形式: 主要以中药饮片煎煮服用。其优点是可以根据具体病情,适当增减某味药,针对性强,灵活机动,效果好,但用量大,使用保存都不方便。 第二种形式: 在搞清有效成份的基础上,将中药、天然药物经过一定程度的加工提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中药加工成用量小,毒副作用小,高效速效,生产、运输、使用、携带方便的药物剂型,作为医药商品进入市场,这样,可使药品质量有一定的保证,且生产工艺也不复杂,成本也低。 第三种形式: 就是在搞清有效成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科学方法,从中药或天然药中直接提取有效成份单体,含量低的或可进行化学合成,再作成适当剂型入药,这种形式,因成份结构清楚,其疗效确切,质量易控制,并可通过构效关系,对其进行一系列化学修饰,以降低毒性,提高效疗效,应该是最好的一种形式,但生产复杂,成本也高。 一、产物天然的研究开发程序 第一种形式: 经过文献资料或民间用药的调研或通过现代药理学的筛选研究(含体内、体外等研究),发现某种动物、植物、矿物或微生物具有药用价值,然后将其开发成新药。 第二种形式: 已知某种成分或某类成分具有药用价值或已成为新药,根据动植物的亲缘关系,寻找含有这种或这类成分的动植物,进而将其开发成新药。 第三种形式: 在不明确有效成分的基础上,将临床疗效明确的经典方、经验方或经药效学研究具有开发价值的复方中药开发成新药,或将现有的新药改变剂型如由口服液改为片剂、注射剂等(现临床上使用的大部分中药即属于这种形式的新药)。 第四种形式: 在基本上搞清了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的基础上,将有效部位开发成新药,如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地奥心血康、银杏叶制剂等。因有效成分已明确或基本明确,故采用这种方法开发的新药具有药品的均一性较易控制、临床疗效稳定、质量易于得到保证等特点。 第五种形式: 通过天然药物或中药中的有效成分或生物活性成分的研究,从中发现有药用价值的活性单体或潜在药用价值的活性单体即先导化合物(有一定的生物活性,但因其活性不够显著或毒副作用较大,无法将其开发成新药的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化合物称先导化合物)。通过对先导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进而发现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然后按照国际惯例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将其开发成新药。 开发新药都要大体经过以下三个阶段,即: ① 临床前研究; ② 临床研究; ③ 试生产(Ⅲ期临床实验,主要是考察其安全性)。 表11—1是国际上开发新药的大致过程和各个阶段所需的时间和经费,可供参考。? 表11-1 天然物药品(一类新药)的开发研究过程 二、天然产物中生物活性成份的研究方法 (一)活性成份的分离研究法: 天然活性成份研究也是多学科协同研究的问题,应有从事生药、化学、药理和临床等几方面的配合研究,才能使活性成份的研究得以顺利进行,寻找中药有效成份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对每一具体情况,要作具本分析,不可能作一个固定的模式。 两种不同方法的思路 1、早期方法: 分离与活性测试分两个阶段进行,即首先分离单体,然后对单体进行活性测试,这种方法盲目性较大,费工、费时,且对含量小的成份还可能漏掉。 2、现代方法: 在选定供试样品后(具有活性),在分离活性成份时,利用化学指标和药理活性指标两只眼睛,对分离过程中的每一个部分都进行跟踪检查,对无活性的部位随时弃掉,而只对有效部位继续分离。 优点: 1、节省经费开支, 2、节省了一些不必要的分离时间, 3、另一优点如:分离过程中某一过程不当,导致活性成份流失,还可以迅速查明原因,及时补救, 4、当有些成份只是在与其它成份混合时,协同作用才有效,而分离成纯品时效果就低了或无效。这种情况在中药分析中也是常见的,这些因素能及时得到分析。 具体程序如下: 1、调查: (1)疗效调查,收集民间验方。 (2)植物鉴别,学名、来源、产地等。 (3)文南献收集,主要放在疗效上和化学成份上。 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只有疗效报道,无化学报道(药理,临床医学等杂志)。 有化学报道,无疗效报道的(有关化学方面文献)。 各方面都不全的。 (4)预试(化学成份预试)有单项预试和系统预试。 单项预试: 根据需要,有重点地检查某类成份,如寻找生物碱类,可在中药中进行生物碱的定性反应。 系统预试(又称系统分析法): 对中药中各类成份进行全面检查,方法较多,如:用梯度溶剂极性法。 用石油可能含油脂,挥发油,植物甾醇等。 药渣再用乙醚提取(内酯、黄酮、醌、弱碱性生物碱等)。 再用乙醇提取(甙类、生物碱、氨基酸、有机酸、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