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公司加速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概述.pptVIP

东软公司加速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概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软公司加速国际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 第一部分:东软集团简介 第二部分:国际化路程 第三部分:关键因素分析 东软集团简介 公司概况 东软集团(SH600718)1988年诞生于东北大学,是从3个人、3台计算机、3万元科研经费开始的,1991年公司设立,目前: 中国第一家上市的软件企业 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 中国最大的离岸软件外包提供商 中国第一家通过CMM5和CMMI5级认证的软件企业 拥有员工超过20,000名 (2011年) 在中国建立了6个软件研发基地,8个区域总部 在40多个城市建立营销与服务网络 在大连、南海、成都和沈阳分别建立4所学院 在美国、日本、欧洲、中东设有子公司 经营范围 计算机软件、硬件,机电一体化产品开发、销售、安装 CT机生产,物业管理,交通及通信、监控、电子工程安装 技术咨询服务,场地租赁,计算机软、硬件租赁 业务定位和架构 以软件技术为核心,通过软件与服务的结合,软件与制造的结合,提供行业解决方案和产品工程解决方案以及相关产品与服务 服务 行业解决方案 产品工程解决方案 软件产品与平台 Partner Products 资产规模以及营业收入 总资产规模由140万元发展到现今的93.76亿元。 营业收入由创业初期30万元增长至2013年的74.53亿元, 累计实现收入近550亿元。 国际化路程 1991 1993 1995 1996 1998 1999 2000 2002 2004 2006 2001 1998年 东软数字医疗公司成立,推出CT等医疗产品 宝钢集团入资东软集团 1999年东大软件园大连园区投入建设 东大阿尔派增发成功 2000年 东软信息技术学院成立 2001年 东大阿尔派更名“东软股份” “东软”、“Neusoft”品牌正式启动 2002年 东软解决方案验证与评测中心正式成立 东软通过CMM Level 5评估 2003年 东软集团完成战略重组,阿尔派、东芝成为新股东 2004年 东软飞利浦医疗合资公司成立 1995年 在沈阳开始建设中国第一个大学软件园-东大软件园 1993年 东软进行股份制改造,成立东大阿尔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1991年 与日本阿派合资成立沈阳东工阿尔派音软件研究所 (有限公司) 1996年 东软集团宣告成立 东大阿尔派在上交所上市,成为中国首家上市的专业软件公司 1997 1997年 东大阿尔派配股成功 2003 2006年 SAP、INTEL入资东软集团 东软股份完成股权分置改革 2008 2008年 东软实现整体上市 2009 2009年 收购SESCA、Taproot项目 医疗新产品研发成功 2010 2010年 收购Harman项目 推出熙康健康服务平台 发展历史 东软集团国内外业务占比 全球化战略布局 2002开始,东软加快了中国和海外市场的新业务拓展,持续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同时积极实施收购兼并,东软全球化战略布局初步形成。 * 单位:万元 EUROPE ASIA N. AMERICA S. AMERICA 日本市场 FY10:17.6% 中国市场 FY10:68.9% 北美市场 FY10:2.8% 欧洲市场 FY10:7.3% 中东市场 FY10:2.0% 非洲市场 FY10:0.46% 南美市场 FY10:0.85% 关键因素分析 东软供应国外市场的两种方式 出口:C T、磁共振、X 线等产品已经出口到美国意大利俄罗斯阿根廷伊朗等10 多个国家 直接投资:成立东软日本公司、东软美国公司、东软欧洲公司等 东软模式 合资:1991年与日本ALPINE株式会社合资成立沈阳东工阿尔派音软件研究所(有限公司);2004年与飞利浦合资成立东软飞利浦医疗设备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同年飞利浦对东软进行战略投资。 收购:2009年收购芬兰SESCAZ子公司;同年,收购美国TAPROOT公司;2010年,收购德国哈曼国际子公司ISG 成立海外子公司:2000年东软香港公司于东软美国公司成立;2001年东软日本公司成立;2009年东软欧洲公司成立; 寡占反应理论:从防御型到进攻性投资 1991年,刚刚起步的东软,不得不依靠日本阿尔派,从做软件外包开始,打开国内与国际市场;此后长达10年无战略性国际投资计划。 2000年-2003年,公司内外交困,业绩不断下滑,甚至出现负增长,国际业务比重一度下跌到7%。2001年,董事长刘积仁将国际化升级为企业战略,从此东软走向进攻性投资,此后10几年,出口、并购、合资、成立子公司,全面推行国际化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东软集团 1977年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邓宁(John dunning)提出 邓宁认为,跨国企业所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

文档评论(0)

w55444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