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节免疫调节(理科)ppt.pptx
你知道每天你的手上有多少细菌吗?
一双未洗过的手上最多有80万个细菌
一克指甲垢里藏有38亿个细菌
将手洗干净还有182种细菌
细菌无处不在!!
我们周围有很多细菌病毒,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却并未感到不适。
讨论
1.神经系统能够感觉到病原体的存在吗?人体能够靠反射对病菌或病毒作出反应吗?
2.人体能靠激素来直接杀灭病原体吗?
3.病原体侵入机体后,会影响内环境的稳态吗?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不能
会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对维持内环境的稳态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病原体;也不能直接清除体内出现的衰老、破损或异常细胞。
那么身体靠什么来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
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要靠免疫调节。
免疫调节是依靠免疫系统来实现的。
第4节 免疫调节
免疫: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的生理功能。
非己:
①外来物
②自身衰老损伤死亡癌变的细胞
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生成成熟
集中分布
吞噬细胞等
淋巴细胞
T细胞
B细胞
起源相同
成熟场所不同
产 生
其他细胞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
人体的防卫机制(第一道防线)
皮肤的保护作用
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黏膜分泌物中的杀菌物质的杀灭作用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吞噬细胞消灭病原体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泪液中的溶菌酶和唾液、胃液等各种消化液中所具有的溶菌酶、盐酸等杀菌物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吗?
不属于。
因为泪液、唾液、胃液等液体不是体液的组成成分,属于第一道防线。
成反比
杀灭病原体
约9年
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作战部队”主要是众多的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作战方式
B淋巴细胞主要靠产生抗体“作战”,这种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T淋巴细胞主要靠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第一道防线
(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
第二道防线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特点:先天的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三道防线
(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2.特异性免疫:
特点:后天的,只能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防御作用,对其它的病原体无效。
(先天性免疫)
(获得性免疫)
1.非特异性免疫
二、免疫的类型
三、特异性免疫类型
抗原
被体液中相应的抗体消灭
被相应的
免疫细胞消灭
体液免疫
(B细胞)
细胞免疫
(T细胞)
抗 原
(1)定义: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2)特点:
①异物性:
②大分子性:
③特异性:
一般是指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其他的动物的细胞等
自身衰老或损伤、死亡、癌变细胞也称为抗原
通常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一万
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 应T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每种抗原中都有特定的化学集团叫做抗原决定簇,不同抗原其抗原决定簇是由差异的。一种抗原只能被一种相应的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相结合,即淋巴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通过识别抗原决定簇而区分“自己”和“非己”。
抗原决定簇
有的抗原的抗原决定簇数量多且分布在表面,有的则数量较少或分布于抗原内部。只有暴露的抗原决定簇能为免疫系统识别。
关于抗 体
(1)概念:受抗原刺激后,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天花病毒
人体
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天花病毒
抗 原
抗 体
(2)分布:
血清(主要)、组织液、外分泌液中(乳汁)
(3)本质:
分泌蛋白
参与合成的细胞器:核糖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线粒体
抗体
抗原
抗体
×
√
抗体和抗原的特异性
体液免疫过程
吞噬、处理
传递
传递
直接刺激
感应阶段
增殖、分化
反应阶段
抗体、抗原结合
效应阶段
二次免疫
1)感应阶段:
抗原
吞噬细胞
(识别和处理)
T细胞
B细胞
(识别)
呈递抗原
呈递抗原
使抗原隐藏的抗原
决定簇暴露
刺激
抗原的处理、呈递、识别
产生淋巴因子
记忆细胞
2)反应阶段:
B细胞
增殖和分化
受抗原刺激
浆细胞
效应B细胞
保持对抗原的记忆,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形成大量的浆细胞,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B细胞的增值、分化
(3)效应阶段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涂料用滑石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1年护士资格考试统考历年真题汇总及答案.pdf
- HGT3737-2018 厌氧胶粘剂行业标准.pdf
- SPSS16.0教程完整版课件.pdf
- Axure-RP-9互联网产品原型设计(慕课版)全书电子教案完整版课件.pdf
- WWT 0043—2012碳十四年代测定骨质样品的处理方法.pdf VIP
- 【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900字】.docx VIP
- 【40套试卷合集】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2020学年英语九上期中模拟试卷含答案.pdf
- 计算机基础教程【大学全套课件】.pdf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考试全真模拟卷(口语交际与综合实践)试题详解.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