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件]文言常见句式和翻译
文言句式和翻译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包括: 1、文言文常见句式 2、固定格式 文言文常见句式 判断句 倒装句 省略句 被动句 一、判断句 1、用“者”或“也”表判断。 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等表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直接用“是”的很少) 4、无标志,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归有光《项脊轩志》)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战国策.齐策》 2.用副词“乃”“则”“即”“耳”等表判断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即今之亻累然在墓者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此亡秦之续耳。 3.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张溥《五人墓碑记》)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陶渊明《桃花源记》) 4.无标志,直接判断 刘备天下枭雄。 刘豫州王室之胄。 秦,虎狼之国。 此人力士。 二、被动句 主要有两大类型: 1、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 2、无标志的被动句 1.用介词“于”“受……于……”表被动 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韩愈《师说》) 2.用“见”“见……于……”表被动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屈原列传》) 3.用“为”“为……所……” 表被动。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伶官传序》)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陈涉世家》)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司马迁《鸿门宴》) 4.用介词“被”表被动。???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张溥《五人墓碑记》) 无标志的被动 。 兵挫地削. (《屈原列传》) “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 四、省略句 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 2.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4.省略介词。 1.省略主语 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村民)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渔人)具答之。 (村民)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省略谓语。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吾)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省略宾语 “以相如功大,拜(相如)为上卿。” 《廉颇蔺相 如列传》 “竖子不足与( 之 )谋!”(《鸿门宴》) ⑴ 动词宾语的省略。 ⑵介词宾语的省略。 4.省略介词 今以钟磬置(于)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赐之( 以 )彘肩。”(《鸿门宴》) 四、倒装句 包括有: 1、宾语前置??? 2、?定语后置 3、??状语后置(即介词结构后置) 4、主语后置(主谓倒装) (一)宾语前置句: 几种类型: 古之人不余欺也。 沛公安在?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无乃尔是过与?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 (以“是”“之”为标志) (二) 、定语后置 两种类型: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 例句: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求可使报秦之人)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铿然有声之石)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高之庙堂……远之江湖) (三)、状语后置句: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 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甚矣,汝之不惠!” ????????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四) 、主谓倒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学联盟]河北省安国市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英语试题(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安国市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政治试题(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2015-12016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题(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安国市实验中学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题(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教案:10 别了,“不列颠尼亚”.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2016届九年级优生数学辅导专题测试题:数轴、绝对值的综合运用(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2016届九年级优生数学辅导专题测试题:一次函数与几何图形(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新乐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素材:5 荆轲知识点总结.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2016届九年级优生数学辅导专题测试题:勾股定理知识点和典型例习题(无答案).doc
- [中学联盟]河北省平泉县第四中学2016届九年级优生数学辅导专题测试题:一次函数实际问题与图像(无答案).doc
文档评论(0)